(综同人)唯我煌煌大唐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463)

  反正临汾就这么大,谁还不知道他老亢头啊?

  哦,最近两年,还真有人不认得他,谁呢?从西安那边逃来的难民。

  这不,这老亢头骑着毛驴儿在临汾自家田地四周溜达了一圈,正打算回家,远远的,就看见一大家子,拖家带口,往临汾这边来。为首的那个男人,肩上背着绳子,那是拉车用的,那后面的平板车上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老太太的怀里坐着一个扎着小编儿的男孩儿,边上走着一个挑着担的女人,那扁担的箩筐里面,一边一个,左边是一个八岁的男孩儿,右边是一个五岁模样的男孩儿。车的另一边走着一个十四五岁、梳着大辫子的女孩,女孩的背上背着箩筐的,手里牵着一个约莫七岁的女娃娃。

  看到老亢头的时候,那挑着担的女人就快走几步,走到老亢头身前,带着几分谦卑,几分讨好,道:“大爷,请问,这里是不是临汾?”

  城门太远了,门上的字看不清。

  老亢头道:“打西安那边来的?”

  “诶,哎!”

  “想知道,如今的山西,是不是跟传言那么好?”

  “哎。我们,我们就是听说山西好,所以才,才抛了家业……”

  “抛了家业?是舍了家里的房子,还是舍了田地?”

  “都,都有。”

  在这个年头,卖房子卖田地的,都要被人戳脊梁骨。因此,女人特别尴尬。

  “罪孽啊罪孽。”

  老亢头这一摇头,那女人更尴尬了。

  那板车上的老婆子这才开口,道:“老大哥,你别见笑。这,这是我这个老婆子的主意。”

  不管怎么样,儿子还要做人,儿媳妇也孝顺,若是让人知道,这是儿子或者儿媳妇的主意,那日后可不是被人戳脊梁骨骂败家子么!还不如她这个老婆子担了去,反正她上了年纪,别人最多说一句老糊涂了。可是她的儿孙还要过日子呢。

  老亢头道:“该不会是那个鞑子皇帝又要加税了吧?”

  鞑子皇帝。

  这四个字,老亢头已经能很自然地说出口了,可是对于这刚刚从西安跑出来的一大家子来说,可着实别扭。

  还是那老太太反应快:“虽然还没有诏令下来,却八、九不离十了。去年冬天的时候就加了一次税,今年开春又多了一项徭役。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我就两个儿子,一个已经被拉走了,若是这个再没了,那不是要了我的命嘛!”

  老太太很健谈,老亢头又开始了:“哎!真是罪孽啊。”

  老太太见老亢头如此,觉得十有八、九是问不出什么来了,就道:“老大哥啊,你可知,这临汾的牙行怎么走啊?”

  老太太觉得,这个老头十有八、九是靠不上的,她还是去问问牙行好了。她把家里的房子、地都卖了,凑了五十六两银子,若是能早早地换了房子、地倒也好。

  老亢头这才掏出旱烟袋,却不抽,而是捏在手里,道:“怎么,老姐姐,你还不知道?临汾亢家,有亢家在,你还想买到房子地?”

  不想,那老太太竟然道:“那感情好。我之前的房子地就是卖给了亢家,如今我正要去他们家的柜上兑银子。”

  老太太相信,在亢家的地盘上,应该不会有匪盗、小偷小摸之流当街实施抢劫。

  老亢头当时就愣了一下:“所以,您是特地往临汾来的?”

  “没错儿。”老太太中气十足地道,“这不是说,如今这山西富得流油,遍地是银子么?我们就来碰碰运气。”

  老亢头又开始了:“罪孽啊罪孽。”

  老太太才要皱眉,老亢头却已经主意到了她那个小孙孙已经溜下的车,正踮着脚,想够那皇竹草的叶子。

  老亢头立刻喝止:“不许动!那皇竹草一个菊花币一棵呢!”

  吓得孩子的爹立刻几步过去,一把拽过儿子,在屁股上来了几下,口中道:“你的手咋这么空呢?好端端的,你摸这个做什么?!”

  那孩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他原以为最宠爱他的祖母一定会帮他,却没有想到,这次,他的祖母竟然选择了沉默,这让这一点点大的孩子越发委屈了。

  打了儿子几下,那汉子就把儿子丢给了媳妇,然后对老亢头道:“大,大爷,对,对不住。孩子不懂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