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公主殿下,这不是给陛下和贵妃娘娘备了厚礼吗?您看,这是北海出的大珍珠,光滑圆润,径足一寸!竟然还有黄金色的!公主殿下说,这样的珍珠,也就陛下跟娘娘能使唤,因此让老臣代为献给陛下。”
说着,就取出了两只匣子,一只匣子分五格,黄金珍珠、黑珍珠、白珍珠、粉珍珠、蓝珍珠各一对,都是直径超过一寸的。另外一只匣子分四格,只少了黄金珍珠,可是若论珍珠的品相,却是一点都不差的。
而高力士之后奉上的礼盒里面,还有一斛珍珠,却是单给杨玉环的。
李隆基见状,非常高兴。
这些日子,在杨玉环的游说之下,李嫣是他众多儿女里面少数不反对他们的爱情的观念,早已根植在他的心中,因此,看见这样的礼物,李隆基可以说是龙颜大悦。
他笑道:“高力士,你也是见过好东西的人。这样的珍珠虽然少见,却不足以让你日夜兼程地冒着风雪赶路。说吧,到底什么缘故。”
高力士就笑道:“陛下,这是公主特地让臣见识了一番陆地行舟呢!哦,不,应该说,雪上行舟。”
“雪上行舟?”
李隆基大奇。
“正是雪上行舟。”高力士答道:“说是车,没有车轮,说是舟却没有帆。拉车的也不是马,却是一群狗。去的时候,老臣花费了足足三个月,回来的时候,竟然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公主说,没有了这雪上行舟,就是冬天,她也是不怕的。”
李隆基听得心中一动:“果真?”
“回陛下,自然是真的。如今这大漠上就是到了冬天,也繁忙得紧呢。尤其是玻璃等物,竟然是在冬天用雪地行舟运输更加方便、损耗也更少。”
玻璃易碎,对运输的要求更高,这一点,众所周知。而冬天不利于出行,更是常识中的常识。如今,李嫣竟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光这一点,就足够证明她的能力了。
李林甫见状,道:“公主殿下竟然有如此大才!怪不得能平定回鹘一统大漠呢。若是早有此物,春天王将军踏平吐谷浑的时候,怕是会更加容易。就是不知道这个法子对吐蕃有没有用。”
高力士一振。
他听出来了,李林甫果然要对王忠嗣动手了,不觉暗暗着急。
第315章
果然,不久之后,唐皇就想对吐蕃动手了。毕竟,如今北方安定,大唐需要对付的敌人就吐蕃一个,李隆基就想着,现在不动手,要待何时?
而大唐跟吐蕃之间,正好有一个战略要地,石堡城。所以他就攻打石堡城询问王忠嗣的意见。不想,王忠嗣竟然这样回答他:
“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李隆基很不高兴。
李林甫就知道,机会来了。
很快,天宝六年,董延光就向朝廷献策,自告奋勇去打石堡城。唐玄宗诏令王忠嗣分兵接应。
王忠嗣有点不太情愿。
因为在他的眼里,要攻打下这个地方,需要付出太多,有点不太合算。而他跟皇甫惟明不同,他不喜欢让将士们做无畏的牺牲。
没错,这就是王忠嗣跟皇甫惟明的区别。
比起王忠嗣的爱惜羽毛,皇甫惟明在这方面就有点舍得。这是这两位将军的领兵风格不同。石堡城是大唐跟吐蕃之间的战略要地,军事意义超过了它的人口和土地方面的价值。之前皇甫惟明就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攻打下了这个地方。
可是李林甫构陷皇甫惟明,皇甫惟明先是被贬谪,然后被赐死,也让吐蕃人抓住了机会,乘机夺回了这个地方。
现在,大唐想要把这个地方夺回来。
或者说,河西镇想把这个地方夺回来。
董延光就是皇甫惟明的部将,他很担心唐皇处置了皇甫惟明之后,会迁怒于他们这些前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的部下,因此,他才会上本请求攻打石堡城,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大唐的忠诚。
而他的这种心理,正好落入了李林甫的算计之中!
皇甫惟明死了以后,王忠嗣接任河西节度使,董延光等皇甫惟明的老部下们想打石堡城证明自己的忠诚,而王忠嗣则认为代价太大,不适合。将帅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这个矛盾,则成了李林甫扳倒王忠嗣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