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还有机会听到这个名字。
王忠嗣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苦笑道:“公主殿下,我已经很久不用这个名字了。”
陛下本来就怀疑我暗中投靠了太子殿下想拥立太子为君,您再用这旧名称呼我,陛下若是知道了,怕是……
李嫣这才笑道:“见到故人,难免欣喜,竟然忘记了。如今,我的故人,可不多了呢。”
惹得那几位金吾卫又抬头多看了她一眼。
“看我,都忘记了。王将军千里迢迢地来到博望城,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寓所,你先去休息,晚上我为你接风洗尘。”
王忠嗣只得拜谢李嫣,然后告辞而去。
高力士为他送行的时候,就告诉过他很多事情。而关于唐皇李隆基的事情,他们两人也隐晦地交换了意见。就连高力士都觉得唐皇糊涂了,王忠嗣也只能尽力而为。
侍奉镇国公主,等待时机。
这是高力士送给他的话,王忠嗣会照做,因为这是他名字的由来,也是他存在的全部意义。
第316章
作为大唐名将,王忠嗣就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博望城,或者说,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博望城之战。这一战,成就了李嫣的暴君之名,也让原本轻视她的各族纷纷打消了轻视之心,开始了向她纳贡。而作为一位将领,比起李嫣在大漠上的权力,王忠嗣则更加关心李嫣在这一战中的战法。
那种把整座城市都化为焦土的战法,老实说,就连王忠嗣本人都异常好奇,甚至还想过,若是皇帝一心要攻打石堡城的话,要不要用这个战法。
只是这个战法的杀伤力太大,一旦投入使用,就有可能是不死不休的结局,加上王忠嗣派去跟李嫣的公主府接触的人回来说,李嫣封存了这个战法,不会轻易使用,更不会出借,就连唐皇开口也不例外,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世事变迁,他竟然会在天宝八年来到新博望城!
世事难料,莫过于此了。
王忠嗣心绪翻腾,可是表面上却是一丝儿都不露,甚至还有心观察这一路上的景色。
他现在正在小吏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住处,唐皇配给他的这一什金吾卫就是他以后身边得用的人了。
当然,也不能说观察,因为新博望城跟长安的任何一座城市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虽然一样是坊街制,虽然一样是每个城区都设置了坊官,虽然一样把每个城区都跟独立的战争堡垒似的,可是举目望去,那一扇扇玻璃窗户反射着阳光,让他有些睁不开眼。
这能值多少钱粮啊?
这是王忠嗣的第一反应。
他的第二反应就是,这些玻璃窗户换成钱粮,能养活多少将士啊。
王忠嗣停留在这些玻璃窗子上的视线有那么一点长,立刻让负责引路的小吏注意到了。这人便道:“大夫见笑了。以前这条街上还有雕花玻璃窗,如今都换成了这一整面的钢化玻璃。通透是通透了,可终究是少了几分雅致,让您见笑了。”
这小吏也不是什么无知的人,他当然知道,不止博望城,还有新月城,等诸多城池,大家用玻璃盖房子、修建大大的玻璃墙,这都是很平常的事儿,尤其是作为首都的鹰堡,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玻璃花房。
问题是,在他们看来很平常的事儿,可在头一次来大漠上的人来说,如此行为,就跟暴发户没什么两样。至少这个小吏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酸溜溜地在背后感慨了。
不过,那又如何?玻璃墙,已经新朝的标志了。
王忠嗣大奇:“这博望城里已经不用雕花玻璃窗了?”
他当然知道什么是雕花玻璃窗,长安的权贵们就喜欢雕花玻璃窗,一来是小块的玻璃价钱要低些,二来是可以拼出各种图案,长安如今流行的时尚之中,就有一项,那就是通过雕花玻璃窗的构图和工艺来展现主人家的品味和财力。
可是现在,新博望城竟然……
“也不是都不用,喜欢雕花玻璃窗的精致的,可以在自家安装那么一扇点缀点缀。可是对于商户们来说,没有这样的玻璃墙,他们就比同行们矮一截,连带着他们的客人也跟着丢脸。所以,无论如何,只要有能力的,都会把街面的那一面墙换成玻璃的。再者,”那小吏干脆把他知道的、想到的,都说了出来:“大夫见笑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儿。一般的玻璃窗子若是被打碎了,那碎玻璃,就跟尖刀一样,掉在地上,容易割伤了人,若是从高处往下掉,只要足够高,就是插进了脑袋,也不是不能。所以,为了安全,殿下就让大家全换了钢化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