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一出,如巨石击水,一时间文人仕子纷纷上书,要求严惩汝南王,以振朝廷法纪,而汝南王却拒不认错,甚至称病不再上朝。
汝南王尾大不掉、声势日盛玄凌已经忧心不已,此事更是加深朝中文武官员的对立,一旦处理不好,便是危及朝廷的大事。为了这个缘故,玄凌待在御书房中整整一日没有出来。
甄嬛刚得到太后的好感,此刻频繁进出御书房得不偿失,略略思忖,吩咐流朱将自己亲自做的七色米糕送去给玄凌。米糕用各色蔬果汁混合糯米制成,本身并没有什么稀奇,只是用模具在正面印上了“英雄难过美人关”几字。
果然不过一个时辰,玄凌便大步踏进柔仪殿,拊掌大笑道:“英雄难过美人关!你这个机灵鬼儿!亏你想出这一招来。”
甄嬛依礼拜过,方让槿汐倒茶,玄凌接过朗朗笑道:“文官气愤难平,最好的法子就是让汝南王亲自上门道歉。他一向心高气傲,唯独畏妻如虎,自然是惟妻命是从,若让汝南王妃去劝他登门谢罪,应是无往而不利的。”
玄凌将目光却落在了甄嬛身上,渐渐收了笑,道:“只是要何人去劝汝南王妃呢?”
他的意思自然是想甄嬛去的,甄嬛却不想独自当这个恶人,于是道:“皇上若不嫌弃臣妾无能,臣妾就自告奋勇了。只是臣妾无权召见命妇,还需由皇后娘娘凤谕将汝南王妃召入宫中,臣妾只在凤仪宫中迎接即可。”
他果然笑逐颜开,伸手把甄嬛搂在怀中,低笑道:“后宫之中,惟有嬛嬛你最能为朕分忧解难。那些大臣拿了朕的俸禄,哄乱闹了半天,只能说出罚与不罚的主意,当真是无用之极。”
甄嬛含了七分的笑,三分的娇嗔,道:“臣妾只是后宫中一介区区妇人,哪里是自己的主意呢,不过是皇上的心意被臣妾妄自揣测却又侥幸猜中了而已,倒是还要借重皇后娘娘的威仪呢。”
玄凌喟叹道:“嬛嬛,果然是你知道朕的心意。”他忽然皱眉,“可是汝南王迟早是要办了的。否则朝廷将皆是他党羽,丝毫无正气可言,朕的江山也不稳了。”
皇帝枕榻岂容他人鼾睡,玄凌当然是要料理汝南王的,甄嬛遂道:“皇上有此心,则是黎民与江山之大幸。可是如今,还不是可以除去他的时候。”
玄凌凝望甄嬛,眼中有了一丝托付的神色,沉吟道:“嬛嬛,朕决意待此事有所平息后让你的兄长出任兵部为官,执朕近身侍卫羽林军的兵权。光你兄长还不够,不与汝南王亲近的有才之将,朕都要着意提拔。只是,不能太早打草惊蛇,还要着意安抚,所以此事还颇有踌躇之处。”
一字一句皆在掌握,甄嬛假意思索片刻道:“汝南王与王妃都已是加无可加的贵重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看来只有在他子女身上下功夫了。”
玄凌眼中果然闪过灼热的光芒,喜道:“不错。他的王妃生有一子一女,长女为庆成宗姬,今年刚满十二,朕有意破例封她为帝姬;然后封汝南王之子予泊为世子,以承父业。”
甄嬛谦和微笑:“皇上英明,主意也甚妥。不过,臣妾想不仅要封帝姬,而且封号也要改,就拟‘恭定’二字,也算是时时给她父王提个醒,要‘恭敬安定’。恭定帝姬要教养宫中,由太后亲自抚养——将来若有不测,也可暂时挟制汝南王,他一向是看重这些的。”
玄凌着意沉思,片刻欢喜道:“不错,就按你说的,朕着即拟旨就是。”他说完,不觉微有轻松之态,一把打横抱起甄嬛打开门便往寝殿里走,在她耳侧轻笑道:“你方才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当晚,玄凌不出所料地宿在了柔仪殿,纵使李长来禀报他已经翻了秦芳仪的牌子也分毫不顾。放在往常,甄嬛或许会劝劝玄凌,不过这个秦芳仪让她忍不住想起小说里的唾面之辱,所以并不多言。
贤妃也不想做贤妃,玄凌自然更加不会在意。自从方顺仪有孕,玄凌难免多陪着,再加上皙华夫人那里,对甄嬛已是想念十分。
重重帷幕滑落,甄嬛隐约听见凤鸾春恩车驶过响起孤单寥落的丁冬之音,顺着风远远飘出,玲玲作响。她不知道秦芳仪是怎样从欣喜转为失望地从仪元殿东室离开,在驾车人手中火红的大灯笼的旖旎光辉里望着未央宫的方向吐露怨愤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