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出口她便发现这么说并不准确,应该说她不想要朋友才对,毕竟就事实而言,她一个朋友也没有。语气也不太合适,应该更冷静一些才行啊。
不过也无所谓,琵琶不会关心这种事。
阿药离开的时候听见身后有些响动,她估计可能是琵琶又把那本子拿了出来,她知道她向来很容易产生好奇心,也很容易失去好奇心,估计不需要多久,她就会玩腻,那本子也得重新到杂物箱里去。
今天这番颇为特殊,也颇费力气的对话也不会再有任何意义。
***************************************************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秋天很快就到了,村镇里的人都为秋收忙碌起来了,琵琶也迎来了她一年中活动最多的一个月。
“住在大兴城里的琴妖人类的皇宫里偷出了不少好酒,说要扮赏菊宴,那里都是妖怪,人类可不能去,你就乖乖地留在这里。”琵琶说道,“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总归十天半个月吧,你可别乱跑。”
阿药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琵琶跺了跺脚,地上浮起一团云气将她托了起来,没一会儿,她便悠哉游哉到了千米之外。
她在家里也不做什么杂事,每天就知道指使着阿药干这干那的,如今她出去骚扰别人了,阿药也能好好地休息一会儿。
只是在好好地睡了一觉后,她倒是感到有些无聊了。私塾里先生讲的课越来越无趣,她也没兴趣去听了,不知怎的,她忽然想起那本神奇的册子来,在杂物箱里翻找了一会儿,却什么也没有找到。
她也不知道是琵琶带着它还是说她玩腻了后就随便找了个地方丢了。
第二天早上,她带着琵琶留给她的银两去镇上买东西,却发现今日的村镇似乎有些不一样。
街道上安静得有些瘆人,平时热闹的店铺里空无一人,连老板也不见了踪影。阿药疑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正想要离开,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哼哧哼哧的声音,回头一看,却是卖炊饼的方大娘家的小孩,他跑得气喘吁吁的,表情很着急。
“出什么事了?”阿药问道。
他看了阿药一眼,大概是为了给这位女仙弟子一个面子,语速极快地说道,“村里来了个神通广大的道士,就在村东口大槐树下,能开天眼看人未来,可了不得了,大家都去看了。”说完这些,他又跑了起来。
阿药对道士没有兴趣,但如果她再买不到吃的东西可就得挨饿了,店铺里的东西还在,但不告而拿终究不太好,于是她决定去那小孩说的地方看看,和店主人说上一声。
果然,当她走到村东口的时候,看见了围坐一团的村民们。她瞧不清人,只听得见卖包子的摊主的声音,循着声找去,不知不觉地挤到了圈子的内侧。
她不光找到了摊主,也看清了那道士的模样。那人穿着黑白两色的长袍子,背上背了个拂尘,脸白得像面粉,脸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宽很多,黑胡子虽然长但是稀疏。他的面前坐着个小伙子,他的手在他头上摸了会儿,念念有词,“你这人是个结结实实的水命,可不能干地里的活,否则不仅颗粒无收,恐怕还得有血光之灾,你得去打铁,不消三年,定能打出柄让你发大财的好剑。”
“嘿,真神了。”阿药听见身边有人说,“大柱之前种地的时候可不是摔折了腿。”
“道长!下一个该算我了!”
“滚边去,明明轮到我了!”
周围渐渐闹了起来,但那道人却不慌不忙地捋着胡子说道,“诸位稍安勿躁,这命数啊,贫道这天眼啊,也不能常开,今日只能开最后一回了……贫道有个习惯,这最后一次天眼,得开在有缘人身上。”
他这样说着,在在场众人身上扫视了一圈,最后目光却落在了阿药的身上,说道:“这位小友,可否上前来?”
阿药愣了一下,正想要转身就走,却被身后的人推了上去,那道人看上去有些岁数了,动作却不慢,一把将她胳膊抓住,上头的力道竟让她挣脱不得。
“唔,吾看这位小友虽是命途多舛,却颇有仙缘呢。”道人说道,“不如,你就拜贫道为师,学学这天命之术?”
他看上去仙风道骨,比琵琶靠谱不止两倍,但阿药莫名一阵恶心,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了,我已有师父了,我师父也是修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