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_作者:卞时雨(17)

  “做噩梦了,哥哥。”罗怀秋在他怀里闷声说道。罗怀夏松了口气,慢慢抚上她的背,笨拙地拍着,喃喃地安慰她:“别怕,哥哥在。”

  罗怀秋箍住罗怀夏的腰,心里只可惜这么好的少年却是她亲哥哥。

  在罗怀夏怀里腻了一会儿,罗怀秋直起身子,继续老老实实地跪着。罗怀夏抱了她这么久,早就浑身酸软了,她要是再这么没轻没重地继续赖在他怀里,罗怀夏明天怕是抬不起胳膊。

  到了三更的时候,安宁和乐康进来扶他们起来。

  罗怀秋只觉得膝盖发麻,腿简直无法伸直。安宁几乎吃了她全身的重量,一步一步拖着罗怀秋走回沛芹院。

  作者有话要说:  我喜欢哥哥=V=

  准备给哥哥配个妹子叫“卞时雨”啊哈哈哈

  ☆、归来

  秋天在禁足和抄书中百无聊赖地过去。罗怀秋终于可以写出一寸大的正楷了。现在她闭上眼睛,脑海里都是一行行的“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

  今年燕京的初雪特别晚,到了十二月初三才颤颤巍巍地飘了几片薄薄的雪花。罗怀秋听到何庆媳妇和安平在担心:“今年的初雪又迟又少,来年怕是会大旱。”

  不过这场雪足足下了三天,再小的雪量时间一长也能积起一尺多厚。罗怀秋早上起来只是去露葵山房走了小小一段路,一双垫了建绒的菱纹绮履通体湿透,连里面的绫布袜子都浸了水。罗怀秋本想用袄裙把鞋子遮住的,但站立处还是留下一滩水渍让老夫人瞧见了。

  “过来喜娘,给祖母看看,你穿的什么鞋?”老夫人把罗怀秋拉到炕上,不顾罗怀秋满脸羞红,硬是让她把鞋子脱了,“瞧瞧,都湿透了!何庆家的,你这是怎么照顾小姐的。都下雪了,还不给喜娘换靴子!”老夫人让罗怀秋脱了鞋袜盘坐在炕上,叫枣乐把罗怀秋的鞋袜烘干。老夫人是最讲礼法的人,但心疼孙女就什么都不介意了。

  “唉,这么样的下雪天,都不知道伯杨回来会不会遇到麻烦。”老夫人捧着手炉,看着窗外还在断断续续飘落的雪花,轻轻地叹了口气。十二月初一的时候武定侯来信说他已从陕西启程回京述职。

  “不会的,爹爹说了,半个月他就到啦!”

  “小丫头。”老夫人笑着摸了摸罗怀秋柔顺地发顶,眼神慈和,“喜娘,告诉祖母,你还记得爹爹什么样吗?”

  距离武定侯上次回府已经过去整整一年,无论是以前的“罗怀秋”还是现在的罗怀秋,对于这个父亲印象都不深。罗怀秋只记得武定侯手臂结实有力,可以把她高高地甩起来,然后扛在肩上去看花灯。

  “记得的……吧?”罗怀秋努力翻找记忆,老夫人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呵呵笑了起来。

  “那你说说,你爹爹长什么样?”

  “嗯,爹爹和我有一样的眼睛!”于氏生了一双长长的瑞凤眼,罗怀夏袭了她,而罗怀秋则是一对又圆又大的杏眼,想来是女儿肖父。

  “好喜娘!”老夫人看着罗怀秋酷肖武定侯的眉目,仿佛看到了经年未见的儿子。武定侯府历来子嗣单薄,这一代武定侯罗绍勋膝下仅一子一女,上一任老侯爷也只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武定侯庶出的兄弟早已分出府,两个姐妹则一个远嫁洛阳李家,一个嫁在大兴何家。

  先前罗怀秋还疑惑武定侯子嗣如此单薄老夫人却也没强求武定侯纳妾,现在看来,是纳妾也没法开枝散叶。武定侯二十二岁离京,一年才回一次,于氏能生下他们两兄妹效率已经极高了。

  鞋子烘干得慢,老夫人索性留了罗怀秋吃午饭。见枣华端上一碗碗八宝粥,罗怀秋才意识到腊八节到了。过了今天,就要开始过年了。

  罗怀秋口味挑得很,不喜欢辣的,不喜欢咸的,不喜欢太甜的,但这碗薏仁八宝粥却难得被她吃了个干净。

  “小姐难得好胃口。”枣华眉眼弯弯,长得很喜庆,“这八宝粥是于家舅爷从承恩寺请来的,寺里方丈祈过福。小姐喝了来年有好福气。”

  “倒是于员外郎费心了。”老夫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对罗怀秋说,“说起来喜娘也是好久没见到你三舅一家了,亲戚间总是要多走动的。”

  于家三爷是庶出,和于氏关系不亲不疏,虽然姐弟二人同在京城,两家也不过逢年过节走走礼数。今年于三爷却花费心思送了这祈过福的八宝粥,而老夫人也提出两家要多走动,这是准备亲厚起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