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面上于氏还得做出喜蒙圣恩的样子高高兴兴地领着罗怀秋入宫。
入宫的时候朱骏安和罗怀夏还没下课,罗怀秋就被迫留在坤宁宫听着皇后和于氏虚情假意地寒暄。
皇后也知道上回的事情瞒不过武定侯府,待于氏就特别热情,还要拨两个当初侍候过她生产的稳婆给于氏。被于氏以“月份还早,实在不敢麻烦娘娘”为由婉拒了。皇后也是抹得下脸,依旧亲亲热热地夸罗怀秋。
作者有话要说: 诸位小天使好,您的好友【断更小王子】已上线=v=
这章写的我□□,文化水平跟不上啊……
☆、做媒(修)
“喜娘今年有十一了吧?”皇后刚放下茶盏,拿蜀锦的帕子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眉眼温和地打量着罗怀秋,“瞧这明净的眉眼,真是和阿嫏年轻时一模一样。”
于氏被那声亲热的“阿嫏”瘆得肩膀一抽,看着罗怀秋那双和她完全不像的杏眼,无声地笑了笑,将罗怀秋拉到身后,“不敢当不敢当。娘娘实在是过誉了,小孩子家家哪看得出什么颜色。”
“哎呀,这做母亲的总觉得自己的孩子长不大。”皇后没有错过于氏转瞬即逝的僵硬,面上笑容不变,眼神却有些不快地沉了沉,“喜娘十一岁也不小了。好女百家求,武定侯夫人可有给喜娘相看起来?”
罗怀秋见于氏笑而不语,怔了一下,脸立即恰逢其时地红了起来,“娘……娘!喜娘不想嫁人!”
皇后没料到罗怀秋敢这么大大咧咧地打断她,按着帕子的手紧了紧,抬手就想发作,但想到皇上那日的言语,只得放柔嗓音,像最慈和的长辈那样向罗怀秋微笑道:“傻丫头,说的什么话呢。现在你不想嫁人,哪天说不定你母亲想多留你,你都不愿意呢。”
于氏笑容有些变味了,皇后这话说的实在让人不痛快,好像罗怀秋是什么恨嫁的老姑娘。于氏就顺着皇后的话讲:“娘娘这倒是真说中了。臣妾还真的是想多留喜娘两年呢。喜娘这丫头,从小和她哥哥一道养大,都没有寻常姑娘家该有的样子。若是这么早早嫁了人,臣妾那真是不放心。”
于氏一句一句都将她想说的话堵死了,皇后一口气在胸口憋得厉害。看着于氏那张虽然变圆润了却仍明艳动人的脸,恍恍惚惚间似乎见着了叶贵妃的影子。皇后只好扯起一个笑容,“是不急着嫁人。但相看总得相看起来。寻常姑娘家也是十一二岁就定亲了。”
罗怀秋听着这话心里开始打鼓。皇后“逼婚”的意思再明显不过。罗怀秋想起之前罗怀夏的“无稽之谈”,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太子现在虽然位居东宫,但皇后在皇上那里实在挂不上号。与太子同龄的皇子还有两个,三皇子生母身份卑微本身也不讨皇上喜欢,可以忽略不计;四皇子却是最最受宠的叶贵妃之子。而皇上的态度至少在朝臣看来还很暧昧,太子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皇后……不会是想要靠联姻把武定侯拉到船上吧?
于氏心里也怕这个,脸上的笑容恭顺了一些,微微低下头,谦卑地说道:“娘娘这么关心喜娘臣妾实在感激不胜。武定侯府定不会负了天家的恩宠。”这表忠心的意思已经很直白了。
然而皇后却好像没听懂一样仍然抓住这个话题不放。
“瞧这话说得。”皇后眯起眼睛笑了起来,“不过既然武定侯夫人说本宫关心喜娘,本宫这是不能不关心了。那本宫就权当做一回媒人,给我们喜娘挑一个如意郎君。”
于氏心头一松一紧,松是因为听皇后这语气显然不是想把罗怀秋配给太子;紧是因为猜不中皇后又想出什么整人法子。
皇后见于氏尽管神色泰然肩膀却不自觉地紧绷起来,忍不住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本宫觉得张大人家的十一郎很是不错。”
平心而论,张十一郎的确是个讨叔叔阿姨喜欢的有为青年,十五岁就中了举人,身长七尺,五官端正,飞鹰走马、吃喝嫖赌从来都和他无关。但是——他是张居廉的亲儿子!
皇后娘娘的这个“关心”武定侯府真的是消受不起。
于氏矜持地笑了笑:“张大人家风严正,张郎君少年英才,娘娘所言极是。”
“说起来,前些日子张夫人还替十一郎求过本宫,真是巧了。”皇后抬手捋了捋发髻,“十一郎和喜娘年岁也是相当,本宫看着很不错,武定侯夫人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