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_作者:卞时雨(31)

  朱骏安对这些似乎颇感兴趣,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是的,陈大人还说那些夷人还想要传教呢。”

  “传教……”罗怀夏闻言皱了皱眉,那些西洋来的夷人若想传教,广东福建两省必然得开海禁。然而现如今东南的倭患又未完全平息,武定侯在福建的日子恐怕更麻烦。罗怀夏若有所思地看了朱骏安一眼,他正拉着罗怀秋研究自鸣钟。

  作者有话要说:  选考考完,挣扎着更一章……

  关于自鸣钟:传入中国是万历七年,文中提早了个□□年,反正不是严格考据啦,skip it~另外那个传教士是罗明坚,什么波尔什么瓦尔是葡萄牙,明朝称波尔杜瓦尔。

  谢谢各位看官不放弃本渣TVT

  ☆、相求(修)

  作者有话要说:  改年龄,叶限现在十四

  于氏前脚回到武定侯府,后脚天就下起了雨。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于氏的心情也好像被这细密的雨丝擒住,透不过气。

  于氏心不在焉地端起茶盏,入口却是透心凉。于氏皱起眉头,瑞霜见她面色不虞,立即开口斥责上茶的小丫头:“怎么搞的,夫人的茶都凉了也不知道换!罚你……”

  “罢了。”于氏厌倦地制止瑞霜,右手撑着额头,无力地按了按额角,“去给我换一壶六安瓜片。”

  瑞霜把茶壶递给小丫头,小心翼翼地看着于氏,垂手站在美人靠后边不敢出声。于氏头疼,皇后这回是铁了心要给武定侯府做媒,就算罗怀秋现在可以以年岁尚小为由拖着不答应,再过个两三年皇后还是可以从不知道哪个角落里找出一个胡郎君、李郎君。若想彻底推了这事,唯有先皇后一步给罗怀秋定人家。

  以武定侯家的地位,要想迅速找一个能入眼的姑爷不是难事,想娶罗家小姐的人可以从明照坊排到仁寿坊;难就难在这桩婚事得让皇后都无法拒绝。

  于氏叹了口气,“瑞霜,去露葵山房。”

  老夫人慈眉善目地倚靠在胡床上,安静地听于氏将皇后的打算说与她。待于氏讲完了,老夫人慢慢地拨了一下手中的红珊瑚串珠,垂下眼睛平静地说:“明日,陪我去一趟长兴侯府吧。”

  “母亲……”于氏惊诧地望着老夫人,一时语塞。

  “先侯爷与老长兴侯也曾有过几分交情。”老夫人言语淡淡,于氏心中却是惊涛骇浪。先武定侯曾在“庚戌之变”中替老长兴侯挡过一箭,那是救命之恩。然而为了避嫌,两家日渐疏远,只是不咸不淡地维持着面子情。若非危急之事,老夫人绝不会亲自出马去求长兴侯府。

  “母亲!这不过是喜娘的亲事!您不必……”于氏涩然开口,复杂地看向老夫人。

  “你我皆明白这不单单是亲事的问题。”老夫人摇了摇头,“皇上近些日子来身体越发虚弱,听说连早朝都快上不了了,全靠那些个丹药吊着。丹药之流,向来既是救命之物,也是催命之物。皇后也是急了啊。”

  于氏默然。做母亲的,哪个不想自己女儿嫁得如意郎君,只是生在簪缨之家,婚丧嫁娶却偏偏身不由己。

  “皇后这是催着我们下决心呢。”老夫人洒然一笑,“不过也罢,是时候做选择了。罗家,永远忠的是皇上。”

  一番折腾,老夫人也疲了,微微闭上眼睛,示意于氏可以回去。于氏告了辞,退出露葵山房。走到门口,瑞霜替她撑开油纸伞,于氏却只是怔怔地望着雨帘。

  “夫人?”

  “走吧。”于氏收回思绪,身影没入暮春朦胧的烟雨中。

  罗怀秋正在房里练她的女红。

  “小姐,您又错啦,这儿该是用平地引绣,您用的还是地引绣。”何庆媳妇笑着指出罗怀秋的错误。罗怀秋看着自己大小不一的针脚,真是难为何庆媳妇还能识别出她用的究竟是平地引绣还是地引绣。

  “何姑姑今天咱们就练到到这里吧,您看,我手都戳破了。”罗怀秋丢开绣绷,拉着何庆媳妇撒娇。

  何庆媳妇无奈地笑了笑,把绣绷从绣墩上拾起来,对罗怀秋说道:“小姐您别为难奴婢了,夫人要检查呢。而且小姐您的针脚,旁人还真学不来。”罗怀秋一阵尴尬,她这么乱七八糟的针脚还真是难以模仿。

  “小姐小姐!”安宁气喘吁吁地从外间跑进来,额前的刘海都颠得一颤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