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诚)故人长绝_作者:何惜一行书(41)

2018-09-12 何惜一行书

  他是其中之一。

  同时,他还有另一个更不可言说的身份。他可能背叛了很多东西,只是遵从了自己的本心和信仰。他去福井拜访藤野严九郎先生时,看到出征的少年士兵,站在高浜町码头和自己的恋人拥抱,彼此交换寄托情思的信物,士兵握着‘千人针’对自己的恋人保证,要为天皇夺过被支那人浪费的土地,为她创造更富饶的未来。他们眼眶通红,相对流泪。

  一郎祈祷他活着归国,同时诅咒他战死他乡。

  但他那时还没来过中国。他心中对它无感,那只是海那边曾经强大的古老帝国,如今动荡混乱,羸弱不堪,硬要说的话,有那么一点复杂的怜悯。他更多的是痛恨自己的祖国,就像你如此热爱一个人,他却卑鄙的令你作呕。于是你在失望之中升起仇恨,越爱越恨。

  后来他坐船从下关到青岛港,看到了这个让自己的国家变成刽子手的中国。码头的工人在搬运货物,工头粗俗的辱骂,劳动者们默默承受。他一路冷眼,心如寒潭。

  直到承志站在码头问他:“是国际来的同志么?”

  瞬间的,海也可爱,沙也可爱,打着赤膊的汉子也可爱。船工拖船时喊出的嘶哑号子,听在山田一郎的耳朵里,歌儿一样欢快。

  倨傲的少年人紧张坏了。他不让承志拿自己的行李,两个人在拥挤的码头绊绊磕磕,争夺一只行李箱。

  糟糕糟糕,他低头盯着人家白色围巾的末端看,心里的日语成串的滚动:我是要恋爱了吗?

  山田一郎带了一份来华日本人的战前勘察人员名单,还要将日本国内的现况做一个详细的报告。他将这些材料交给承志,换来青年一个爱怜又敬佩的眼神。

  一郎被这个眼神羞得耳根都红了,他心里想:他把我当小孩子。

  他时常去他教室听他上课,自己没有课题的时候也去他的办公室找他。承志是大学老师里年纪最轻的,丰神俊朗,让人忍不住要亲近。

  一郎觉得这个人满足他对中国式君子的所有幻想。

  “叮当”一声,石子打在他出租屋的玻璃窗上,他从小炉子上端下冒着热气的面汤,随后开了窗子,冷气刺激他的鼻腔,他打了个喷嚏,然后听见楼底下有人轻声的笑,他低头看去,是他的君子来了。

  “下来!”承志笑着叫他:“去我家吃饺子。”

  一郎在窗边踟蹰了一下,他知道承志是在养父母家过年的,他不想给承志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他作为日本人,对于拜访的正式性有着与生俱来的执拗。

  可他又想见承志,想和他说话。

  “等一下!”他从窗边离开,飞快地在自己书桌抽屉中翻找出那个包裹严实的帆布包,接着风一般跑下楼去,只留下一连串透着雀跃的下楼声。

  承志站在路旁的一株雪松下面,依旧是藏青色的棉衫,围着白色的围巾。一眼扫去,人和松树不知谁更挺拔。他看着一郎穿着单薄的学生服跑过来,微微皱着眉问:

  “你外套呢?”

  一郎摇头不语,他忙着喘气,只是一个劲儿的把手里的帆布包往承志手里塞,示意他打开看。

  布包沉甸甸的,承志疑惑的看了眼前少年一眼,低头打开了。

  是个薄铁盒子,印着uni的钢印字母,里面整齐码着一套铅笔,是日本有名的牌子。

  “你上次说,铅笔,没有好用的吗?我,托朋友,日本买的一套,这个,中国很难买。”他到底是少年人,说到最后带了点邀功的得意。

  承志看着那里三层外三层的布,心里一阵感动。他确实喜欢得不行,也不推脱,收好一手抄在胸前,另一只手推他:

  “快去穿衣服,去我家过年,满仓叔他们都等着你呢。”

  一郎不动,反手扳着承志的肩膀一个转身:

  “我们日本,不过,”他的中文说得不是很利索,只是往前推着承志走:“你回,我上去。”

  “哎......”

  承志叫他推得回不过身去,勉强往前走了几步,嘴里说着:

  “入乡随俗嘛,大过年的你一个孩子......”

  山田一郎就不愿意听他说自己是孩子,也不说话,推着他就是沿着街走,承志好脾气,最后终于败给了他,叮嘱他注意炉子,窗子留缝,最后看着一郎跑回去。

  这孩子已经比他高了......不,也不是孩子了,承志在心里反驳自己:这是他的战友,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近乎冷酷的正义感,如果国家是错的,他连自己的国家都可以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