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话。”明诚笑道,“我当年在巴黎学的艺术,家里也是到处堆着我的东西,我大哥还一直说什么时候要一把火烧了我的,好腾出地来下脚。”
何其沧哈哈大笑。
“真是夸张。”孝钰端来茶,“明先生学经济,想必他自己的书也不比我爸的少,怎么要烧了阿诚哥您的画?”
“就是书多嘛,”明诚接过茶,“偏偏他又喜欢收集古书,一股子——我也不知道什么味道,总觉得半夜会有虫子往床上爬,他还偏说是我的颜料发霉——巴黎的冬天潮湿,他的书霉了一片,没有地方晒,嫌我的东西占地方。”
“不过您这儿是不是太简朴了些?”明诚四处看看,楼上两间屋子,楼下一间小的房间,是梁经纶的,另外就是厨房和客厅了,“您若是不喜欢那套美国人的屋子,我可以给您再找一套附近的。”
“诶,”何其沧摆摆手,“哪有那么多讲究,这是在学校里,我住了那么多年,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按我大姐的吩咐,我也拟了一份详细的捐助学校和物资的计划,您过目。”明诚奉上一叠文件,孝钰急忙去给何其沧找放大镜,何其沧却把文件合上了,“这个倒不是什么急事——”
话没说完,就见自己的司机不知道背着一袋子什么东西进来了,“你小子做什么呢?”
“何伯父,”明诚说道,“没什么,给您带点东西,我也是听木兰说的,再说了,别的不收,晚辈的礼物,总不至于拒绝吧。”
司机看明诚颜色,把东西放在地上,“先生,是两袋面粉,外面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阿诚啊,你既然叫我一声伯父,就应该尊重我。”何其沧放下了手里的文件,“我的脾气你也知道,心意我领了,东西你就拿回去吧,老骨头一把,还是硬朗得很。”
“您误会了,”明诚笑道,“不是美国的面粉,是我明家面粉厂的面粉,您拿两袋,就当是我们家里晚辈的一点心意。改日我大姐到了北平,也会亲自来拜访您的,总不能让长姐埋怨我一点儿也不知道尊重长辈吧?”
明诚说到这个份上,何其沧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你还真是会说话,你那两个哥哥啊……”
“我兄长和孟韦就是性子直一些,也没有什么。”
“您是不知道,”孝钰本来是跟着司机抬面粉进厨房,忍不住也出声说话了,“之前在重庆的时候,中央大学的配给也不足,方大哥不知道做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了——父亲不收的,他就叫手下的小兵,一大早的隔着院墙给扔进来。我正好在院墙底下浇花,被面粉砸了一身。”
“他扔的自己省下来的面粉,何必呢,”何其沧叹气,“后来孟韦也跟着起哄,倒是不像他大哥那么直拧,知道通过关系买到粮食,又让木兰送来,自己不露面,木兰那会儿十来岁,骑着个十几岁小警察的脖子,也和她说不通。”
“你们一家子啊……”何其沧摇头,放下了文件,“既然是你亲自拟的,想来也不会有问题,需要我出面的事情,你尽管开口就是了。如果是对各大学有一些细则要去落实的,等经纶回来,你和他一起商量,经纶是北平青年教师会的人,和各大学的青年教师都有联络,这次捐助,北平学界也是非常重视的。”
“好的。”
梁经纶午饭时候回来,见到的就是明诚和何其沧交谈甚欢——应该说是不知道明诚说了什么,哄得何其沧笑得十分开怀。
“梁先生。”
“明诚先生。”
“还是这么客气?经纶啊,这几日学校里的杂务放一放,和阿诚商议一下捐助的事情。”何其沧吩咐道。
“我也听学校的教务说了。”梁经纶放下公文包,“明诚先生留下吃午饭么?老师,我去帮孝钰。”
“快好了,帮什么呀。”孝钰端着一锅面条到了饭桌上,“爸,您也和阿诚哥和先生过来一起吃饭吧。”
她边解下围裙边扶着何其沧落座,“我厨艺一般,家里吃的也简单,阿诚哥您见谅。”
梁经纶揭开锅给何其沧盛东西,愣了一下,“昨日不是说家里已经没有面粉了么?我还准备下午去看看有没有办法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