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考古家_作者:庭外红梅(105)

2018-09-11 庭外红梅 红楼

  不过贾蔷目前也算在这一派当中,只不过因为他初入朝堂,人又年轻,便是前途无量,也还没有他说话的机会。

  而且目前庆安帝年富力强,所以这一派甚有余力,可以作壁上观,看前两派争斗不休。

  另外一派,则是太上皇留下来的遗老了,这一派年纪都颇大,原本是太上皇的坚定支持者。

  庆安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太上皇摆明了是只把他当作傀儡,自己坐于幕后,操纵朝政,因此有些大臣欺他无权,看不上他,做了不少得罪他的事情。

  待太上皇身体渐渐不好,权力转移到庆安帝手中,这些人或是冥顽不灵,或是觉得自己已经得罪了皇帝,即便转投于他,也落不着好,便兀自坚持着。

  如今这些人多半都被庆安帝给了个高高的虚职荣养着,手中没了半点实权,身后又无人支持,不过是仗着年老功高,太上皇还在,皇帝动不了他们,方才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他们是昨日黄花,长不了多久,所以前面几派都不将他们放在眼中,他们大多时候也都是沉默不语,只站在朝堂之上充个数罢了。

  前面几派争的厉害,他们一直只是冷眼相看,所以当他们开口插入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些惊讶,不知他们为何要卷入这场风波当中,就不怕这风波太强,撕碎了他们?

  又或是他们重新有了底气?

  联想到最近局势莫名有些涌动,即便还未显出什么来,这些对于风吹草动格外敏感的官员们已经察觉到了异常,而现在这帮人异常的举动更是让他们心惊胆战,总觉得要发生些什么。

  只是不等他们想出什么来,就听得这些一直如同木头人一般的老头子参了贾家一本。

  贾家?有沉不住气的甚至忍不住在这朝堂之上掏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怎么会是贾家呢?

  贾家目前在朝堂之上做官的只有两人,一个是贾政,工部员外郎不知做了多少年,后来靠着女儿的裙带关系,外放做了学政,办的马马虎虎,没多久就让人参了,后来虽说官复原职却还是坐着他那个多年未曾动过的位置。

  另一个是贾蔷,年轻有为,又得皇帝恩宠,可他现在做的是御前侍卫,是武职,是没法担科举的任主考官的,况且资历也不够。

  便是这帮老头子觉得自己突然有了靠山,可以下场一争,可他们却不该攻击贾蔷啊,难道不是该把他们作为对方吗?

  不说文武百官摸不着头脑,就连庆安帝也不知这帮老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于贾蔷,他更是觉得自己受了无妄之灾,不知是怎么的,好好的竟然招了他们的眼。

  而很快,贾蔷便明白自己不是遭受了无妄之灾,这些人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参他的人文采相当不错,一番激昂顿挫,文采飞扬,所说的不过是两宗罪责,一则是贾宝玉生来带的那块玉能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如此宝物自当献于皇帝,而贾家却将这种宝物私藏在家,可谓是藐视皇威,心怀私情,该当重罚。二者却是说贾宝玉生来有异,不同常人,只怕于大齐有害,皇帝当严厉处置,免留后患。

  这两条头一条倒还罢了,不过是把通灵宝玉献上去这就是了,但后面一条就很有些恨厉了,毕竟皇帝要真处置了贾宝玉,未免贾家怨恨,生出后患来,自然该斩草除根,免得给自己留下祸端,这自然是让皇帝连带贾家一块给处置了。

  贾蔷很快就明白这份奏折中所包藏的祸心,虽然早有预料,自己一入朝堂,迟早要面对眼下的局面,只是贾蔷却从未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

  待那人讲完,除了他们那一派的出言附和,其他人都沉默,并没有立刻发表意见。

  其原因吗,无外乎两个,一个是他们对奏折上所说的事情并不相信,要说那块宝玉能辟邪他们还有些相信,毕竟头两年贾家有人撞邪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后来有个和尚拿着那块玉治好了,以此来看,那块玉能驱邪,倒也不算是夸大其词。

  不过若是说能够趋利避害,却难免有些言过其实,毕竟贾家可是刚刚才被抄过家,这玉要真是有功效,贾家能沦落到被抄家的境地?

  至于说贾宝玉生来有异,未来会有大造化的话,这话他们只信一半,毕竟贾宝玉虽然目前胡闹了些,但他那是被家里人给宠溺的,而他的聪慧却是实实在在的,要真放他出来历练几年,说要成器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