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考古家_作者:庭外红梅(126)

2018-09-11 庭外红梅 红楼

  因他们并未声张,大家也都习惯了忽略贾兰,以至于在考试之前,竟无人发现这件事。

  而在贾家人忙碌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市面上渐渐出现了戏曲班编排了不少新剧,讲的都是道人用各种手段欺骗钱财,甚至害得人家破人亡的事情。

  这种戏曲从未在市面上出现过,十分新奇,又加上剧情编的很好,自然引来了许多老百姓的注意力,一时间竟然引起了一番观剧高潮。

  以至于市面上到处都是讨论如何识破道人骗人手段的故事。

  儒家一向是对这些神鬼之论嗤之以鼻,而对道人和尚都没什么好感,如今正好赶在科举考试,许多年轻读书人汇集在京城的时候,引发了这场高潮,自然而然的引来了这些年轻读书士人的注意。

  年轻人本就爱凑热闹,这种事情这些年轻读书人自然是不甘落后的,一时间京城的读书人中竟有了一番不谈论这事就落伍的风潮。

  而从京城分散开来,歪理也都渐渐开始讨论起这件事了。

  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各地的戏曲班子都纷纷上演道人骗人之事的戏剧时,另外有一出小戏,讲的是有一个后宅妇人,为了跟小妾争宠,收买了产婆,往自己儿子口中塞了一块玉的故事正渐渐从江南往京城传来。

  作者有话要说:  街上好多买槐花的,但是我下班的时候基本上都卖完了,一直没买到,好想吃槐花啊,不管是炒着吃,蒸菜,凉拌,或者是做饼,都很好吃!

  ☆、怀疑

  贾蔷听到这个消息是贾芸带进来的, 贾芸现在正在跟着贾琏身后办事。

  俗话说得好, 烂船还有三根钉, 贾蔷一心想要复兴贾家, 自然是也要为自己找帮手的,更何况, 虽然他手下的下人已经被他历练出来,但有些时候奴仆并不好出面, 必须有贾家人出场。

  贾兰日后是要去做官的, 贾琏虽然办事能力还行,但是在女色上却缺乏自制力,难免让人怀疑他的可靠度。

  至于其他贾家人,纨绔的多,能够让人放心办事的少, 挑来挑去, 贾蔷便看上了贾芸。

  原著中贾芸是贾家这些男人当中难得的一个正面角色, 虽然只是个小人物,有些缺点, 却也难掩他的仗义。

  不过后来续作中将他直接打成了反面角色, 但是据脂批上来看,他不但未曾陷害过巧姐, 反而还是营救巧姐的主力,而且还曾去监狱中探望过宝玉、凤姐的人,甚至有后人猜测他也是复兴贾家的主力之一。

  虽然看曹雪芹的原意,贾芸应该是个好人, 但有续作影响,贾蔷也不好判定。

  因此便把贾芸叫过来接触了一番,交给他一两件事让他去办,据底下人的反应,贾芸虽然有些滑头,却不失为一个肯办实事的人,而且大约是他幼年失父,一直为生计奔波,见惯了人情冷暖,为人处事上都相当的出色。

  确定这人正是原著中的那般,贾蔷很快便把贾芸作为他的心腹培养了起来。

  贾芸这人一向知恩图报,贾蔷待他好,他便一心一意为贾蔷着想。

  尤其是之后贾蔷有意替他婚配,并在他透露出对小红有意之后,亲自去王熙凤那里替他求娶了小红,叫他得了个大大的体面。

  如今小红已经被放了奴籍,却仍然替王熙凤掌管着不少的生意,夫妻二人各有各的差事,不但每月的月钱丰厚,得到的赏赐也多,家底也渐渐的丰厚起来。

  夫妻二人过得和乐,自然对贾蔷这个恩人感恩戴德,时时记在心中。

  这件事其实还是小红最先知道,原著当中贾蔷跟龄官有一段姻缘,不过现在贾蔷是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年轻时便直接离开了贾家,脱离了剧情。

  却不想有人替他承担了这一剧情,这人却是贾家的一个旁支,恰好大观园需要的管事多,他便正好被分派了差事,管着小戏班,跟龄官渐渐相熟,两人坠入爱河。

  后来大观园中的戏班子被遣散,他便接回了龄官,两人正正经经的成了亲,做了夫妻。

  龄官因为一直作为戏子培养,虽然后来脱离了戏班子,却仍然爱听戏。

  她经常去京城的小戏班子,因此最开始是龄官听到了这出戏,龄官在大观园里也呆了这么久,自然知道贾宝玉衔玉而生的事情。

  她嫁的丈夫是贾家旁支,如今仍然在荣国府中当差,替荣国府办事,她从丈夫口中得知王夫人最近一直呆在佛堂闭门不出,好像是犯了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