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表现让几人满意,倒不是说这些人浦一见面便觉得贾蔷如何优秀了,而是因为贾家人,不,该是说贾家男人一贯的表现的有些不堪和荒唐,便是被贾家人寄予厚望的贾宝玉在他们眼中也不如何,天分的确不错,可惜被养残了,因此乍然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贾家风格的男人自然叫他们觉得格外优秀。
“起来吧,”庆安帝笑的很和蔼,完全想象不到正是这个人下的命令让贾家一瞬间天翻地覆,“老太君的身子骨可还好?朕原是该顾及着些老人家的身体的,只是当时看了参贾家的奏折上写的太过荒唐,一时气急了,现在看来当初该缓着些才是。”
听到皇帝提及贾家被参之事,贾蔷忙道:“老太太倒还好,陛下到底念着先祖留了情,只是老太太一直说辜负了陛下的信重,子孙不肖,不但不能辅佐陛下,反倒胡作非为,辜负皇恩,实在是她无能,愧于祖上荣光,还请陛下恕罪才是!”
庆安帝笑了笑,道:“老太君年纪大了,心力有限,管束不到儿孙也是有的,那里能怪她老人家呢!”
说完庆安帝又转头对秦良道:“你回头亲自去太医院一趟,叫太医令到老太君那里为她诊治一番,若是因此损害了老太君的身体,岂不是朕之过?”
贾蔷听了这话心里一喜,他一直很担心贾母的身体,原著里老太太就是备受打击,撑不住去了,他原本就打算有机会便为贾母延请名医,而这天下又有谁的医术比得过太医令的呢,因此他忙欢喜的跪了下来,道:“是子孙不肖,方才有今日之祸,陛下已经留情,草民们感激涕零还来不及,那里是陛下之过呢!”
而此时冯周彦便站了出来劝道:“启禀陛下,臣觉得贾家之事罪在二三人,其余皆是无辜,虽有牵连,不过他们已然知道过错,陛下可依律惩处首恶,对于无辜者倒不如放过。”
庆安帝沉吟片刻,便道:“到底老国公等人为大梁立下了汗马功劳,贵妃也是侍候了朕一场,况且你等却是无辜,倒不如这般,宁国府这一代袭的是镇国将军衔儿,他们这一脉荒唐,便将爵位赐予你,依律降一等,便为奉国将军吧!”
贾蔷再没想到皇帝如此大方,爵位虽降了等,但是品级仍然不低,镇国将军乃是从一品,奉国将军是二品,虽是空爵,对于现在的贾家来说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只是贾蔷同样知道,若是自己拿出来的东西不能叫皇帝满意,这些好处仍然会被收回,甚至会引来皇帝的报复,原著里尚还有贾兰为贾家带来希望,如果他做的不慎,恐怕连最后的希望也看不到了。
因此他忙跪在谢恩,在其他人奉承完皇帝宽宏大量之后,他才不慌不忙的道:“陛下之恩,罪臣无以为报,今幸有一宝物,可献于陛下!”
“哦?宝物,不知是何物?”
天命?难不成是传国玉玺?
“陛下可听过九鼎之说?”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有空写,所以我的更新会比较晚,大家可以等第二天再看,不要等太晚了!
☆、兖州鼎
“哐当”一声,龙案上的书籍被庆安帝不小心弄掉在了地上,然而这屋里的所有人都没心思去管那个本掉在地上的书籍,实在是因为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撼太过惊人。
几人所在的地方便是乾清宫的偏殿,一向是是庆安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庆安帝平日并不太喜欢宫人近身,往日多半只有秦良一人侍候。
今日因为庆安帝心中猜疑,担心太上皇会利用戴权做出什么事情来,因此召见了冯周彦,而后又有贾蔷,因此现在整座偏殿当中加上皇帝也不过才五人罢了,其余人等都在殿外,谁能看清殿中的情况,却听不到殿中的声音。
不过即便没有听到声音,守在外面的侍卫也看出殿中发现了一些情况,他们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上前,侍卫的首领暂且安抚了他们,随即便跪在殿门外,请求觐见,顺便观察一下殿中是否有变。
不过庆安帝并没有精力去管他们,不过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看出皇帝并没有遇到危险,当值的首领虽然很好奇那贾蔷究竟说了什么,不过出于谨慎,又得到了秦良暗中递过来的眼神,他到底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好奇心退了下去,同时也告诫守在殿门外的侍卫们打起精神来。
不去管侍卫们的想法,庆安帝现在脑海里只有两个字,那便是“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