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听说这条传闻时人在陈州,陈州时遇天灾却又遇灾粮被劫。那时展昭初入开封府,随着包拯一同往陈州侦办此案。
等到查清了一众贪墨的官员,将粮食都发放到百姓手中,展昭回到汴梁的时候,朱念柏已经被派往浙江做官。
“你们说真有月杀这个人吗?”
小饭馆里的议论终是从西瓜又绕回了引入西瓜的人身上,“江湖上都没人见过他的真容,听说凡是见过他的人都死了。”
“据说月杀手持一柄邪剑,专杀邪魔歪道。西夏、辽国、南蛮都有过他杀人不见血的传说,死的是什么放蛊的,搞邪术害人的。”
“我倒是觉得有些玄乎。月影徘徊,一剑封喉,未免也太过神秘。他可能就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杀手,因为轻功比较好,所以没人见过他的脸。或者本身就是个丑八怪,才不让人看到他的模样。”
展昭向小二招了招手,放下了一串铜钱默默走出了小饭馆。
小饭馆外是汴梁的夜。汴梁的夜景总离不开灯烛晃耀,一年四季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脸笑意地念着诗,对身边的中年男人说,“欧阳先生的这首诗写得真好。爹说是不是?对了,娘说是约在哪家店吃饭?我出来得太急,忘了。”
“再走五丈远就到了。你小子连这事都记不清,倒还记得一首诗。”
中年男人笑着摇头,他看儿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笑容,怕是根本不懂诗里的哀愁。
展昭与这对父子擦肩而过,他听得此诗微微侧目。
其实这些年也非一位故人都不曾得见,欧阳修八年前高中,如今在开封做官,偶尔两人也会坐下来吃上一顿,说得是大宋民生,却不再提那些见鬼旧闻。
如此想着,展昭一路走回了开封府。本以为只有包拯与公孙策的书房还灯火通明,不想今天前厅还有些热闹。
“展护卫,你总算回来了。”公孙策见展昭入门是松了一口气,他指向厅里的七八位大娘。“这些几位都是来寻猫的。”
展昭不解地看着公孙策,他与这些大娘并不相识。“先生,这是在寻什么猫?”
“哎呦,今天是见着活的御猫了。”
“展大人果然像隔壁王大娘说地,长得好俊。”
“先不说俊不俊,重要的是御猫也该专管猫。”
“对对对。展大人,我们都是来找猫的。我们养的猫都不见了。”
第74章
开封府位于御街之西, 它所管辖的事情不少, 其中包括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
展昭听闻御猫司管天下众猫一说感到一阵无力, 不免又问一次,当年为何不曾态度坚决地拒绝这一称谓?
之前惹得一只锦毛鼠前来挑战, 若说与白玉堂是不打不相识, 那么如今面对一群大娘殷切希望的眼神,他还真有些招架不来。
“公孙先生……”展昭很想说他没有本事大叫三声喵喵喵就能把失踪猫召唤回来,这会却是被公孙策不由分说地塞了一只毛笔。
公孙策示意展昭快点坐下, “展护卫麻烦你做一下笔录, 我还要根据这些失主所言把那些猫的画像都画出来。”
大娘们似是因为看到了将猫寻回的希望,她们也不再一团乱麻地絮叨为什么猫不见了, 或是缺了养的猫生活也不得劲了之类的话题,都是依次排队做起了笔录。
展昭听了一个时辰终是把一众人的情况都整理好, 等他送走了一群大娘,对着一叠资料难免惊讶于家猫失踪的数量不少。
“这里面还有代替邻居来报案的。南城从梨花街到杏子巷,其中相隔七条街区, 半个月之内先后竟然有十三只猫失踪不见。”
“听描绘都是捕鼠的猫。依照刚才那些失主的描述, 那些猫曾经三不五时离家觅食、约战打架、与其他猫半夜私会等等。”
公孙策说到此轻咳了一声,为什么猫的生活比他的更丰富多彩。不谈别的, 开封府里尚未有人做到最后一条。
汴京城多猫,不知何时起上至皇宫大内, 下至寻常人家都会养猫, 其中分为不捕鼠的和捕鼠的。
前者多为达官贵人家饲养, 能在街面上看到专卖猫粮的铺子, 出售猫食与新鲜的小鱼。后者则多养在寻常百姓家,一只会抓老鼠的猫,既能帮忙守店面不被鼠类破坏,也能放心自家的米缸不会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