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还行,越往上山势越陡,原来从远处看去浑圆的山腰上遍布狰狞怪异的火山岩,各按自最后凝固时的姿式层层叠叠张牙舞爪地立堵在我面前。
而且,越往上风也越发狂猛,当快到山顶,坡度约七八十度,正在手脚并用的艰难之时,呼呼大作的狂风吹得我身子直晃,脚底下都有点站不住了,只好双手替换着紧紧抠住火山岩,一步步寻找着落脚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慢慢往上爬。
抵达山顶,我才松了一口气,虽是秋天,内衣都有些汗湿了。
我站在高处,放眼下望,发觉这是座马蹄形的古火山,我正好站在火山口的边缘上,火山侧倾的开口冲北,但火山口的熔岩通道在两万年的风化作用下已看不明显了。如果我登山前围绕着它多观察一下是很容易从北面顺着开口处的缓坡登上山的,但急于求成,结果傻乎乎地从最不好走的陡峭南坡上来了。
山体的碎石把我的外套全磨烂了,身上几处都滑开了血口子。
站在这大风呼啸、满是砖红色火山砾石的山顶,我几乎累的快晕死过去,尽管如此,还是连一丝营地的影子都没看到……我现在应该已经离营地很远了,也许刚才一直再往相反的方向走,我想着,不由有些沮丧。
天色越来越暗,风又大起来了,置身在这样高的点上,没有任何阻挡物可以防风,到了晚上风沙一大,状况就会更加糟糕。这种地方的天气跟城市中是不能比的,夜里极为寒冷,可以达到零下几度,白天闷热。全天刮着大风,空气里一点湿度都没有。
走一段路,脸上的皮肤都会被风吹出几个血口子来。
当务之急是赶紧下山,来不及多想,我稳住心神,向另一处下滑的山体进发。
第三十六章 落难
我在顶端绕着火山口转了一圈,这里三分之二的山体都极为陡峭,呈现出直线下垂的趋势,只有一处下坡看起来比较容易下去。但是这条路的困扰是有许多大窟窿,应该是盗矿者开采过的痕迹,窟窿里头全是碎开的玄武岩,攀爬起来很容易滑下去。
而在这些巨大的山坑之间,有一条堑沟,向四周张出裂岔,弯弯曲曲地冲东南一直延伸到看不清的远方。站在上面看下去,那就像大地的裂缝,你根本不知道它有多深,通向哪里,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允许多想,我要尽快下山。
我一面抓住山壁上突出来的坚硬锥石,一面用脚试探着蹬住可以支撑身体的地方,使劲全力向下爬去。周围散着布满蜂窝状小坑的灰色或褐红色的大小石块,这是典型的火山浮石和火山砾石。可以抓握的部分全被隐藏在这些碎块下面,必须用手不断地试探,才能找到固定的支点。一不留神,手上就会拖力。
我爬着,越是向下越感到后悔,山体的结构极端复杂,四处肯定还有大量的塌方。每一步都要集中精神,试探好几次才能落脚。
下降几十米后,我就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和毅力,在火山腹地中冒着狂风行走了一天,我本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再加上从早到晚,一口水都没喝。这远远超过了我能忍受的最大极限,手和脚都开始哆嗦起来。
我心说没时间这么耗了,这样下去只会活生生累死。而且以这样的速度,明天早上也到不了地面。
我想着,不管下面的情况,只要感觉靠谱就迈腿。
然而,更加倒霉的事情发生了,当我踏上一块烁石的时候,还没站稳忽然我就一脚踩空,人一下往下栽去 。
这次事故我完全猝不及防,比起在丛林中跋涉的摔倒完全不同,我根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已经滚了下岩坡,混乱中我用力往身后抓,想抓到任何的东西可以把我自己停下来,摸到的却全是尖锥型的山岩,手被刮得全是口子,接着膝盖又撞到了石头上,我整个人一下没法保持姿势,翻倒摔到了沟壑里。
好在这沟壑并不深,而且我是脚先着地,所以并没有致命伤,但不幸的是,这里面完全是黑暗的,借着上面的裂缝照进来的光线,只能看见身前几尺的情形。
缓了一阵子,感觉没有什么地方有骨折,我就开始观察四周的环境,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感觉自己站碎石堆里,脚陷在当中,而前面似乎没有岩壁挡着。
绕着石壁走了一圈,我发现这里是回字形空间。
整个沟壑底部完全被掏空,中间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柱,这是挖洞的盗矿者留下的,如果没有这个石柱支撑,上面的岩体就会坍塌掉,整个沟壑变成一个巨大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