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登上岸边,就看到刚刚那人大步迎了上来。原来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黛玉听到他旁边的小厮一脸激动的低声喊着“大姑娘、大姑娘”,就猜测这人定是爹爹信中提到的哥哥。
“想必这位就是黛玉妹妹罢,我是你舅公家的表哥廖知拙,想必老爷已经向你提起过。今日叔叔本想亲自来接你归家,我见天气阴沉欲雪,怕他受不得风寒,就代他来迎你。”
林黛玉早将手炉交给了一旁的雪雁,忙一边施礼一边说道:“小妹黛玉见过知拙哥哥,有劳哥哥冒雪来接小妹,心中感激不尽。有哥哥替爹爹分忧解劳是爹爹和妹妹的福气。”
两厢略说了两句话,见雪越下越大,廖知拙就对林黛玉说道:“雪大了,妹妹受不得冷,先上马车暖暖。老爷早早在家备好宴席,就等妹妹。”于是,他待紫鹃扶黛玉上车后,也骑上小厮牵过来的宝马,一夹马肚,轻叱一声,在马车前方驱马引路。
马车内提前备好了暖炉和热茶,林黛玉和紫鹃雪雁共乘一车,靠在暖褥上,黛玉轻舒了一口气,心情已然放松了。紫鹃轻挑开窗帘隔着窗户指着窗外小声说:“我看这个哥哥可胜过那个哥哥啦!”黛玉知她话意,也不接话,只对雪雁说:“雪雁你还记得这路?转眼几年已逝,也不知爹爹是否变了模样?家里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雪雁回道:“变样不变样都没什么关系,总之都是姑娘的家。”林黛玉破涕而笑,伤感全无,是啊,别的地方再好,那能好过自己的家。
林府内,林海看着窗外的天气,想到尚在途中的女儿,心中不禁担忧起来。
老管家随侍在旁,看到老爷的神情就知是在为大姑娘担忧,就劝解道:“按时辰算大姐儿应该已经到了,老爷也不必过于担心。这一路虽然天冷了些,但好歹没有结冰,水路还是好走的,大姐儿定会平安归家。我又派人去问了,一旦接到大姐儿,他们定会先回来送信儿。”
林海心中也明白现在担心无用,就问:“玉儿吃住用一应物什都置备齐全了吗?”
林洪回道:“林嬷嬷府里老人,也是看大姐儿长大的,再妥当不过了,早早就备好了一切。就连大爷也送来了不少植株花卉,说是冬日里景致少,给大姐儿房间添些花草悦目。”林管家是府里的老人了,深得林如海的信任,有些机密的事情他都知晓。他更知道老爷近段时日身体好了很多,不会动不动就伤寒病倒,这都是大爷的功劳——他每隔七天就会给老爷子看脉行针,虽不知具体怎么回事,但看老爷的脸上就知道效果如何。所以他对这个原本是不远不近的干亲却是很敬重的。
言谈之间,就听到外边小厮来报说是已经接到大姑娘了,马上就到。
于是林如海就让林管家去通知各处,独自带着小厮长平长安等人到门口去接。刚到大门口,就听到街东一阵车马声。一匹骏马停下,廖知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林如海身边拱手说道:“叔叔,妹妹回来了。”林如海一边点点连说好好好,一边向后边的一红帘马车望去。
但见一只纤纤素手撩起了帘子,一身着洒金棉裙的姑娘躬身出马车,待她踩凳子下来,林如海早早含泪迎了上去,喊道:“玉儿,爹爹的乖女儿。”
林黛玉抬眼看到满鬓风霜的老父亲,也早已泪流满面,扑到父亲怀里泣不成声。
待周围人劝解一番,父女二人方止住哭泣。
林如海擦了老泪,笑指着廖知拙说:“你已见过罢,这就是我对你说的哥哥。你小时总是拉着我和你娘的手,问我们要哥哥,现如今我就赔你一个,满不满意?”
林黛玉正拿手绢拭泪,听了破涕而笑,嗔怒:“爹爹混说,我不记得有这样的事,定是编的骗我。”
林如海哈哈笑道:“那时你才两岁多,哪里记得。”说罢就伸手从紫鹃手里接过披风,亲自披在林黛玉的肩上,说,“天冷,我们不忙叙旧,先进屋去暖和暖和。”于是众人簇拥着向院内走去。
三人先是来到了林如海得外书房,林黛玉看着房内的座椅书架、摆件物什,眼眶内泛起泪花。她转头说:“爹爹这里一切都还是原样,我还记得爹爹就是在这里给我启蒙的。”
林如海含笑说:“那时你才三岁多,却口齿伶俐,你母亲但凡念给你的诗词,你听几遍就会背。我就把你抱在怀里给你启蒙念幼学琼林、三字经之类的。一转眼,你母亲已经离世几年,你也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