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239)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这是尊欢喜佛啊。

  某些交叉的部位都雕刻的清清楚楚,生怕人看不清。

  ——哦这是太子专供的性教育基地是伐!

  两尊佛像璎珞缀饰,互相抱持而容纳。

  旁边还有隐秘的机关,一动就可以令某处进进出出。

  ——这就是古代人民的智慧啊!

  陆炳见皇上在全神贯注的玩某些不可描述之物,略有些头疼。

  怎么就跑到这种地方来了。

  皇帝盯着那进进出出的地方,扭头看向远远站着的陆统领,挑眉笑道:“你要不要过来学学这个姿势?”

  他好像还瞅见墙上的春宫图了。

  日子一晃,就到了二月。

  要出兵了。

  出兵之前,皇上破例上了个朝。

  他语重心长的说了许多,又吩咐让三位大臣接受监国之位。

  三个老臣早就心里有数,这时候出来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文臣早就被驯的服服帖帖,心想这三年争啥都没跟皇上争赢过,还不是您说啥我们听啥。

  少数人面露不赞同,但是不赞同也不能怎么样。

  与此同时,早就准备好的诏令,也全部下发。

  虞鹤在锦衣卫历练大半年,直接被破格提拔为正三品指挥使。

  他今年刚好二十一岁,跟陆统领去年被提拔上来的年岁,一模一样。

  严世藩那边整理编册工医学的体系已经有了整体雏形,被官加一等,升为正四品承学监。

  由于皇帝不在,诸多事情需要开会解决,会议制度被再次完善,同时予以了三位监国大臣一票否决权。

  更为重要的,是禁军的安置和管理。

  李承勋被扩大了手头的军权,可以灵活调度禁军防卫北京。

  而在这个时候,藩王们也被制衡的妥妥帖帖,没人能趁着皇城空虚而起兵作乱。

  万事俱备,一切安定。

  等这些都安置完了,军队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临行之前,虞鹤帮虞璁最后整理了一次内外襟袍,还系紧了他腰侧的双鱼玉佩。

  “放心吧。”虞璁知道他默不作声的时候,都是在担心自己:“不会有事的。”

  虞鹤抬起头来,眼神坚定而沉稳。

  时隔近三年,他从那个玩物般的清秀娈宠,出落成如今的挺拔统领。

  整个锦衣卫上下,没有人敢违逆他的意思。

  陆炳在不动声色之间,把御人的手段都尽数传授给了他。

  他的眸子依旧清澈明润,声音犹如春暮时汩汩的清泉。

  “你也放心。”

  我会替你,守护好整片京城的。

  在明朝的时候,普通的四轮大车就足以装载五十石的重量。

  一石约等于170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如今经过工部的改制和优化,八轮宫车被运用到运输里,可以装载大量的火器、兵器以及压缩饼干。

  之所以选择在冬季提前出发,而不是炎热的夏季,就是因为火器火炮太多,压缩食品和火药都不能受潮。

  这个时代没有真空包装也没有压缩机,一切都是土法炮制的东西。

  不能说非常管用——但总比原有的那些要好很多。

  土木堡之变一共损失马匹二十万余头,导致了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军备的马匹都不太够。

  之前为了保证运输的效率,以及整体的行军速度,三大营不得不购置些骡子毛驴,来帮忙拖拉马车。

  虞璁换了方便行军的衣服,同陆炳坐同一架辇,特地吩咐过按最优路线来走,一切从简,不要管那些繁文缛节。

  关于过去的那段记忆,虞璁在去年七月时特地开过会,把每一个细节都跟武官们重新抠了一遍。

  当年王振那个死太监带着英宗率军亲征,看见瓦剌军北撤的时候坚持追击,听闻前方惨败了又忙不迭要撤退。

  退兵的时候,因为离他家乡蔚州不远不近,王振又坚持要大军修改路线,从蔚州经过,以“驾幸其第”,显摆下自己有多威风。

  路线改来改去,这剩下的几十万军队也疲惫不堪,哪里还有精力打仗啊。

  更神经病的是,这大军听从指令走了一半,王太监又担心军马人群会损坏他的田园庄稼,又吩咐改掉撤退路线。

  当时的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撤军尽快驰回居庸关,保证皇帝的安全,问题是王振非要往土木堡那个方向走,没过多远就被人家也先带着虎狼之骑追上,来了一出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