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240)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要知道,土木堡这个破地方,地高而且无水。

  将领们率兵掘地三丈,都没有任何水可以喝。

  而唯一一条河,在土木堡之南的十五里处,还被也先的军队把守着。

  一听说蒙古军队要求和,明英宗哪里有脑子思考真假,就命令起草诏书。

  王振一听说可以喝水了,就吩咐军士移营就水。

  被渴坏了的大军直接争先恐后扑到河里头,根本没有秩序可言,也先那边瞅准了机会,直接就杀了过来。

  然后……然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整个事情的槽点太多,包括土木堡之变当初的引火线,就是王振不肯答应也先的索贡,还把原有的赏赐削了两成,才导致瓦剌进犯明朝。

  王振这种死鬼,就是既坏又蠢,根本没读过什么书。

  而明英宗智商捉急的程度,也是……非常罕见的。

  明英宗不英,明武宗不武。

  所以说明朝这些文臣在拟谥号的时候,反讽能力到了极点。

  这位英宗英明到什么程度呢,他为了正名的荒诞之说,杀了守住京城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大忠臣于谦,给俘虏自己的蒙古人也先修庙。

  这段历史荒诞的程度,让人无言以对。

  由于军队行进速度比从前快很多,轻装上阵又不接见各地任何官员的朝见,一路上都没有耽误。

  但哪怕不耽误,从京城这儿浩浩荡荡的跑到陕西附近,也得一个月。

  一共一千多公里,虽然能骑马,但是也要顾及整体军队的速度。

  三股斥候从三个方向乘蒙古快马出发,提前去刺探情况,确定按照哪个方案行事。

  这一个月里,鹤奴小可爱不在自己的身边讲笑话逗趣,陆炳又闷得慌,还真是想刷个微博乐呵乐呵。

  皇上看书看得没劲,又躺阿彷大腿上,蹭了两下懒懒道:“这老百姓要是长途跋涉,又不可能人人备有地图,可怎么办啊。”

  陆炳想了想,开口道:“有商旅之书,和歌谣。”

  哈?

  虞璁还真没听说过这些,坐起来好奇道:“你跟我讲讲?”

  “谓之程图,比方说《士商类要》。”陆炳认真道:“上面会画可以参考的几段地图,而且指明有哪些陆路水路,何处有盗寇之乱。”

  “还有这么一回事?”虞璁心想这还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啊,纳闷道:“连盗寇这种事都注明了?”

  “臣看过好几本,比如说从常州到浙江这一段,牙行难防,价值难听,接客之徒诳诱,不识休买。”陆炳回忆着从前看到的文字,解释道:“不光是盗寇,哪里小偷多,人贩子多,也都写的很清楚。”

  “至于歌谣,就比如《水驿捷要歌》这种,都是按平仄编了,琅琅上口,好记忆来去。”

  正聊到这儿,窗外忽然传来颇急的马蹄声。

  “陛下!臣有奏相报!”

  虞璁理了理衣冠,掀开帘子一看,是俞大猷骑了马赶过来。

  “什么事?”

  “三大营的探子还没回来,但是执罡军的已经回来了。”俞大猷明显有些兴奋,脸都被冻的红扑扑的:“他们说,这前头是一座空城!”

  “怎么可能?”虞璁皱眉道:“走进去探问过了?”

  “确实如此!”俞大猷抓稳缰绳,认真道:“这城怕是被抢掠之后,无人敢再回来,就被弃置在这里了——臣担心有诈,特意过去看了一圈!”

  “等等,那你看了附近的情况吗?地势如何?”

  “空城之外,皆是平原一片,并无山峦叠谷,”俞大猷想了想又道:“我刚才问了下我师父,他说不光此处是空城,等会往前继续走,恐怕还有四五座!”

  虞璁一怔,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还真不是埋伏。

  河套这个地区,当初是被朱棣给甩手送了的。

  在汉代的时候,河套走廊是用来安置匈奴和胡族的。

  后来鲜卑一统,把汉军打的落花流水,这块地方的统治权就乱了。

  问题在于,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的行为方式不一样。

  ——他们压根不占地盘,因为人家不种地!

  打了就跑,偶尔这儿暖和的时候过来放放羊。

  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就是这么乱来。

  你说怎么收复一个根本没有被占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