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454)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听了陆炳简单的解释,虞璁摸了摸下巴,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2018的中国,有陪都这个东西吗。

  有的,而且不止一个。

  当他的心里出现这个声音的时候,他几乎被自己吓了一跳。

  陪都本身有诸多功能,既可以单立也可以综合。

  比如洛阳城在古代一度成为经济陪都,因为地势和种种优势,一度被君王临幸。

  而现代的中国,如果仔细一数,大概有两个。

  经济陪都自然是上海,承载主要的GDP产出和港贸经济。

  而重庆就更为地位微妙,他的存在可以对西南一带加强控制,同时平衡南北的政治体系。

  到底——我想要什么?

  皇帝缓缓站了起来,看着那淡蓝色的大洋和微绿的几大洲,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北京城,决不可废。

  北京城在这,就可以第一时间得知西北和东北的状态,正是因为如今北京是国都,大量的资源在此,才不断地哺育着这发展极其缓慢的北方。

  地理、气候等种种原因让北部一带都发展缓慢,如果撤都只会让国家更加的头重脚轻,不得平衡。

  更何况,一旦回到南京,势力复杂的商宦都会成为新的麻烦。

  “檀奴,我想好了。”

  “嗯?”陆炳抬眸道:“陛下的决定是?”

  “再设天津港,”虞璁低头看着他,语气平稳道:“你听好了,北京和天津之间要建立最快的驰道,同时以南京港的规模建造天津港口,同时建立天津造船厂,在这里建第三批船队。”

  如果想要稳妥的走下去,双边都要改。

  南京的经济职能保留,相关衙门也可以增设,但是与政治有关的,一律撤掉。

  政治方面,这个地方只能如其他城市一样,保留知府总兵等等职位。

  但是六部的话,还是免了吧。

  第二天直接召开了最高级别的会议,以陆炳为首的发改委官员连夜撰写了新的文件,直接进行了上下的通告。

  首当其冲的,就是撤掉南京那边多部,但保留兵部和增设经部,加强人员流动频率和政绩考核。

  其次,要加大力度建设天津港,同时建立专用驰道链接天津卫和北京城。

  “原有的六部官员将根据政绩考评派往松江和大同,少数择优送入北京。”

  虞璁听着陆炳的报告,心里又给严嵩记了一笔。

  谁都能回北京,他不能。

  严家父子还是少见面来的好,某些东西一旦沾上,可就完全摆脱不掉了。

  等发言完毕以后,只有寥寥几人起来提问。

  质疑是肯定不能质疑的了,毕竟这是最高级别的会议,而且已经盖棺定论,哪怕就是要一把火烧了南京城,那也只能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陆炳只不紧不慢的回答了几个问题,再度补充道:“撤署之事,将由锦衣卫统领虞鹤亲自过去监督和执行,而与此同时,朝廷将开启收复朝鲜的进程。”

  此话一出,所有人无不哗然。

  什么叫收复朝鲜?!朝鲜怎么突然被扯进来了?

  陆炳只坚定了语气,眼神锐利而沉稳。

  “朝鲜,乃我大明国自古有之之地。”

  “虽已立藩属,他们却妄自设新文新语,同时败坏儒风,辱佛乱道,置华夏颜面于何处?”

  这片土地,原先就只是借给你们保管而已。

  “正因如此,将由微臣带领禁军,与严外使等数人北上,将此地彻底夺回。”

  “如若有异议者,一律格杀勿论。”

  第142章

  虞鹤南进, 陆炳北征。

  这个决定,其实是足够合理, 但是却让皇帝略有些失落的。

  毕竟相当于把左膀右臂分了出去, 就这古代的破交通情况, 能半年以后见都谢天谢地了。

  虞鹤那边不仅要亲自监理几大衙门的拆毁和改建,还要去跟人家江宁知府多吃几顿饭, 该敲打的全都得到位。

  而陆炳那边会再度带三万禁军过去,同毛将军等人北上, 一方面要加强对建州三卫的控制,中途去监督下时欣城的港口建设和官职管理,再东赴朝鲜。

  在当初嘉靖七年的时候国家还并不安宁。

  那个时候虞璁既要应付河套的收复之事,还要解决这建州三卫的问题, 所以并不敢贸然的回收建州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