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那边,王熙凤自不必说,迎春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很能独自办理几件不重要的事情。
她在这边一年,没有烦心的长辈,没有不听使唤的丫鬟,没有偷东西的奶嬷嬷,心情开朗,天天带着笑,说话也爽脆,倒是比在贾府时成长不少。
又因林家人口少,林如海原还有几个妾,但来书院时,都遣散了,如今只他们这几个人而已,家事很好管理,不过是些琐碎小事。大事么,林如海不叫贾敏操一点心,有大事,他都代劳了。
就这样,贾敏在众人的关心下,怀胎十月,顺利生下了黛玉的弟弟。孩子很健康,贾敏出了月子后,也并没有不适症状。
贾琏放了心,看样子,只要没有意外,贾敏没有早逝的危险。
封氏比贾敏晚十天生产,巧的是,也是个男孩儿。
这一下,甄士隐和林如海都高兴坏了。
当两人听贾琏说,贾敏封氏之所以生男孩儿,是他们俩爬山身体强壮的缘故后,爬山爬得更勤快了。
两人上了山后,也不再仅仅是作诗,有时候还会斗酒耍剑,更加放飞自我。
京城的贾母听说贾敏生了孩子,自然也很是高兴,派人送了许多东西过来,还说贾敏想要什么尽管提,只要有的,都给她弄来。
同时,来人问贾琏和王熙凤、迎春三人回不回去。
贾琏要读书,自然不会回去,而王熙凤跟着贾琏,不想两地分居,也不回去。迎春在这里很自在,更不想回去。
但这话不好明说,只是说道“表弟还小,黛玉妹妹虽然大了,却还是个孩子,不能没人看着,”为了帮贾敏分忧,也不回去。
贾敏也对来人说:“我家人少,我刚刚生产完,有两个孩子要管,分身乏术,忙不过来,把她们三个留下帮我一把,你们自回吧。”
来人无法,只得独自回去。
贾琏见迎春对待贾府来人,并不是他们叫她走她就一声不吭跟着走,完全凭别人决定自己的未来,而是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喜恶,并且勇敢表达后,欣慰不已。
原著中那个二木头大约以后不会再有了吧?而这一次,贾敏还主动站在她这边帮她说话,以后她也会勇敢表达心中所想了吧?
贾琏很满意。
林家一家三口安安稳稳,直到贾琏一年后科举过了乡试,不得不进京参加会试时,林如海、贾敏、林黛玉还有林黛玉的兄弟林桉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没有丝毫要下世的意思。
又因贾琏这几年总在林如海和贾敏面前念叨强身健体的重要性,贾敏生完林桉五六个月后又再次怀孕,林如海开心的同时,更是天天带着贾敏、黛玉和林桉爬爬山,赏赏景,一来开阔心胸,二来锻炼身体。
贾琏因要科考,要带着王熙凤回京城,问迎春走不走,迎春不大乐意。
对于迎春而言,她在贾府中只是个透明人,贾赦邢夫人十天半个月都不问一次,由着她自生自灭。
来林家这么几年,贾府每次来人,除了依照惯例问个回不回去外,贾赦邢夫人并没有一句关心的话语,好似她这个女儿已经死在了外面。
贾母其实也不大喜欢她,不怎么把她放在心上。
只有林如海和贾敏,两人无论是因为孩子少、膝下寂寞,还是因为亲戚关系,倒是对她事事关心爱护,对她如对亲生女儿一样,每日问询,有个小病小痛,就延医买药,上心得很。
迎春不是冷心之人,林家三年的生活,林如海贾敏对她的感情,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么些年,她与林如海贾敏的感情也比与贾赦邢夫人的感情要深得多。
这种情况下,她自然不想回去。
对于迎春的态度,贾琏很能理解。
谁都没有自虐倾向,放着林家舒坦的日子不过,回贾府去受苦么?
再说,虽然她现今已经九岁,但还是太小。若是回了贾府,没人管没人问,再回复到那种木头人一样的状态,那贾琏林如海贾敏这三年的苦心就全都白费了。
而贾敏养了迎春三年,把她从六岁操心操肺地养到九岁,又是手把手叫她识字,又是带着她管家理事,付出许多真心,如今自然也是舍不得。再加上贾敏这边人少,黛玉林桉还小,她又怀了孕,更加不想放迎春回去。
贾琏自然不会做这个恶人!迎春只要乐意,只要她生活的开心,无论住哪儿,他都没有意见。而贾赦邢夫人那样一对儿父母,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