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神棍_作者:放鸽子(125)

2018-03-28 放鸽子

  车中萦有熏香幽幽,正中端坐一人。

  他面若冠玉,眸若点漆,织细优雅,气质矜严。

  可谓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

  可不正是燕清只在郭嘉家门前有过惊鸿一瞥,却印象深刻的荀彧荀文若?

  早在京城时,燕清在广撒网中,就有重点留意荀家二人。

  若说对公达时更多的是几分臭味相投、棋逢对手的熟稔,对上文若时,仿佛就因对方太过完美,而平白多出几分距离感来。

  一直只有书信来往,而未曾有过切实见面。

  荀彧微敛眼睑,先行了一礼,再回以温和一笑:“燕司空,不知彧当说久仰大名,还是别来无恙?”

  燕清笑道:“在文若面前,清岂敢妄居大名?自是别来无恙了!”

  说完,燕清眉眼弯弯,硬是亲自上手,牵着荀彧下了车架,心满意足地领往厅中。

  荀彧方才身在车中,先被惊讶给占了大半,又因光线黯淡,看得不太真切。

  是以燕清甫一伸出手来,倒是接得从容。

  只是触手冰凉,让他眉头不禁一颦,待真下了车,就更难掩讶容了。

  司空燕清燕重光的名声,现可是如雷贯耳,远比燕清本人想象得要大得多。

  在京官眼中,不过是个出身卑寒,不知天高地厚,狂傲自愎,哗上取宠,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在大多数士人眼中,却年轻俊美、贤能有才、无所畏惧、凛然难犯的翩翩公子;可在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事迹,可就神异多了——动堪呼风唤雨,驱雷掣电,去兵之疾,无箭亦可伤敌于百步之外,还使天降金谷……

  市井流言,多的是捕风捉影,不当轻信。

  观燕清于京中那番作为,最后委曲求全,自请外去,主动避开纷争,无论是敏锐目光,还是果然决断,都让荀彧对士人的看法极为苟同。

  燕清这会儿青丝隐有几分逸散,发冠也歪了些许,却分毫无损出尘气貌,甚至平添几分不羁的风流洒脱。

  一身长袍素色无华,袍袖处绣有鹤纹,容颜清丽如画,气有光润华彩。

  立于淡雪之中,正是那谦谦君子温如玉。

  燕清对荀彧若有若无的打量只做不知,笑着寒暄几句,倒不急问京中局势。

  荀彧不卑不亢,一一作答。

  只待他不经意间瞥见那已被冰霜雪水浸透的白袜,心中霎时一颤,微抿了抿唇,又阖了阖眼。

  终究还是忍不住了,道句:“失礼了。”

  燕清闻言一愣。

  不待他细询,荀彧已垂眸将自己身上所着那兔裘给解了。

  燕清下意识地就要推拒:“文若不必如此。”

  荀彧却不容拒绝,微微俯首,利落一展,那温暖未散的皮衣,就尽裹在了衣着单薄的燕清身上。

  荀彧身长八尺二寸(约一米八七),比燕清还略微高上一些,做这举动,可谓轻而易举,而这件皮衣,松裹燕清也刚巧合适。

  荀彧无奈一叹,再牵上燕清的手,一边加快了脚步,一边恳切道:“彧冒昧求见,燕司空肯看在那薄交的情面上予以接见,已是——”

  “已是什么?”

  忽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顿将燕清同荀彧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燕清道:“奉孝怎也来了?”

  郭嘉带着浩浩汤汤的一串下人,懒洋洋地抄手而立,闻言扯扯嘴角:“有贵客至,连主公都亲去迎接了,嘉又岂能例外?”

  话音刚落,他皱着眉头,将燕清从头到尾打量一番,瞬间侧过头来,看向管事:“还不快去!”

  燕清:“??”

  于是在下一刻,沐了一身霜雪的燕清,就被破天荒地表现得万分大胆的下人们团团围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抬上车架,送进厅中了。

  燕清面上虽不显,方才心里实则很是激动,以至于忽略了旁的一切。

  这会儿感官回炉,就被那遭雪水渗透、冰寒刺骨的袜,给冻得微打哆嗦了。

  荀彧因将那兔裘脱了,也沾了一身雪,就由管事的领至偏厅更衣,略作休憩。

  郭嘉倒是怡然自得,在正厅坐着等候,一会见荀彧率先出来了,便将眉一挑,笑道:“文若,好久不见了!”

  荀彧仔细打量他片刻,莞尔道:“阔别数月,奉孝气色见好,气势也见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