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故意想了一下道:“我看那个小红不错,干净俏丽,性子爽利,不知你意下如何?”
顿了顿又沉吟道:“要不就是嘉儿,银锁……”
贾芸忙红着脸道:“小红那姑娘就很好。”
宝玉呵呵大笑道:“好小子,眼光不赖。”
贾芸嘻嘻傻笑,又和宝玉作揖行礼,颠颠的去了,那嘴巴快咧到后脑勺了。
宝玉把毛线球和沙包交与袭人,自己抱着小猫挂件乐呵。
袭人等生怕他又犯呆病,担心了好半天。
幸而宝钗湘云相约来探望。
湘云一来就笑嘻嘻的道:“二哥哥,我和宝姐姐听说你气的生病了,特意来瞧你,心里可好些了?”
宝玉哎呀了一声道:“你们都知道了?那么林妹妹肯定也知道了的。不行,我得去潇湘馆一趟,免得她担心,不知道会不会又急哭了啊……”
一面叫袭人给两人倒茶,一面说:“二位略坐一坐,我去去就回。”一径去了。丢下湘云宝钗面面相觑。
袭人反不好意思,忙让茶,又献宝似的请二人去看喵喵三口之家。
宝湘二人一见三只猫咪的形景,两颗心瞬间就萌化了,哪里还顾得上宝玉。
又听说白猫吹雪已经送了黛玉,不由羡慕不已,只怨知道的晚了。心下打定主意央宝玉再去外面弄一只来养。
二人叮咛了袭人一回,又逗了一回猫,恋恋的去了。
其实论容貌论才情,薛宝钗同林黛玉不相伯仲。
无奈宝玉来到这世上,林妹妹是第一个走入他心中的人。
人心是一间有魔力的房子。一旦住进去一个人,另一个人就再也塞不进去了。宝玉心中既然认定了林黛玉,任他薛宝钗艳冠群芳,又怎能入眼?
且此宝玉非彼宝玉,自己又不是原主那个花心大萝卜。
那就只好刻意疏远薛宝钗。只希望她早日明白过来,走出金玉良缘的枷锁。
至于史湘云,打心底只当做哥们儿罢了。
几天后,宝玉趁着全家上下忙乱,包了一些精致点心,只带着焙茗贾芸二人偷偷去了一趟石家。
石灵儿高兴的不得了,围着宝玉打转,哥哥长哥哥短。忙忙的把平时舍不得吃的果子瓜子拿出来招待。
石梁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这孩子被拙荆惯坏了,公子见笑了。”
因为贾芸已经透漏过,知道宝玉乃是荣国府的公子。料定这样门第出来的公子都是倨傲的。谁想却是这样平和不拿大的。
又兼早听说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为人仁厚,最喜读书人,少不得对荣国府又多了一层敬重。
想来自己一届落魄书生,本无缘结交这等人物。唯一拿的出手的恐怕也只有那二十把祖传下来的真迹古扇。
奈何是祖传的,至死不能卖的。
这样想着,难免有点过意不去。
宝玉却绝口不提扇子的事,石梁也就不好开口。
宝玉又问候了灵儿的母亲李书,得知已经可以下地走动,只待好生将养。又和石灵儿玩笑一回,宽慰了石梁几句。又细细问了那胡庸医的样貌年纪。嘱咐了石灵儿几句话,带着焙茗贾芸二人作辞回来。心中已有计较。
第15章 石灵儿一家
要说宝玉算是有眼光。堪堪过了一个月,贾芸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终于说服了石梁,情愿全家卖身进贾府。
其实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
正如宝玉担心的,石梁家的古扇被人盯上了。
还是石妻李书敏感的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再三再四的劝说。
石梁这个木头脑袋终于开了窍,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决定:投奔贾府,确切说是投靠宝玉。万一扇子保不住,索性献给这位宽厚的国公府公子,也不算辱没了先祖。
此时石妻李书也已大愈。因调养得当,身体比先好了许多。倒是个温柔安静的小家碧玉,且自带一股书卷气。
宝玉自然高兴。
先是央告凤姐替他一家安排一个单独的小院子。然后命灵儿抱着猫咪大花去见贾母。
贾母怜她乖巧伶俐,又听得说是念过书的,十分喜欢。
说来也奇怪,一向高冷的大花对谁都是爱答不理的。可是一见了贾母就一反常态,如见了亲人一般,主动跳到贾母腿上求抚摸,更是惹得贾母呵呵大笑。遂把灵儿留在身边,专管养猫,闲时念话本子听来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