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194),陶谦病死,陈登主持由刘备继任徐州牧,倾心拥戴。建安元年(196),吕布赶走刘备,袭夺徐州,自称徐州牧。陈登在名义上改属吕布,但对吕布为人深恶痛绝,思有以报之。建安二年(197),陈登及其父陈圭设法解除了吕布与淮南袁术之间的联姻,削弱了吕布的力量。随后,陈登出使许都,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得曹操嘉许,被任命为广陵(原治今江苏省扬扬州市北)太守。
陈登就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县(治今江苏省宝应县)。他明赏罚,重威治,使广陵松弛的吏治为之一振。为了筹划一支精兵策应曹操,他恩威并济,成功化解薜州武装,转为己用。同时,陈登很注意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便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百姓深服陈登之治政,对他既敬畏又拥戴,在当地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建安三年(198)冬,曹操挥军东出,进剿吕布。陈登事先获知消息,由广陵出发,亲率精兵为曹操先驱,围吕布于下邳城。吕布伏亡后,陈登因特殊功勋进封伏波将军,仍为广陵太守。
作者有话要说: 司马懿对诸葛亮说,“我一顿能吃掉一只鸡。”,偶想送那个编剧一只茶几= =
——————————
终于放假了,偶回来鸟~
话说这个铺垫到底是为了什么没人看出来喵?
☆、第三十五章 谋定后动
“哈——这还真是个好消息。”即便是蛋锭如荀攸,也难免有些脸皮抽搐。真要被断了粮道,索性还是大家收拾行李回老家算了。
“要是真想不出办法,那也只有撤兵了。”虽然打击了荀攸,但郭嘉自己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随手摸出了一个葫芦,然后灌了一口下去。按照主公的性格,面对吕布劝降却被陈宫阻挠,加上之前背叛,万一筋搭住了,那可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想要说服他撤军就很困难,加上这次还有那个刘大耳在。
荀攸一脸郑重的拍了拍郭嘉的肩膀,“奉孝,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大有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的味道。主公与陈宫吕布都是老冤家了,而且这次兴师动众,如果一事无成的话势必咽不下这口气,能够说服主公的恐怕也只有奉孝了。说到这里,荀攸突然猛的凑了过去,“奉孝,这军中是不允许喝酒的吧,要是让陈群知道了,少不了又参上你一本。——不过,有好东西就要一起分享啊,来来,不要藏私,分给兄弟一点。”
“去去,”郭嘉排开了了他的爪子,“上次你和文若来都把我家的酒坛子刷了三遍了,还来?”说着,他还是取了杯盏,替荀攸满上了一小杯,“我这叫遵医嘱,这哪里是什么酒,这是,咳——”郭嘉的眼珠子转了转,发觉要是用那个什么“圣血”的名号还是太过惊悚,随口编到,“这是方士从天山上采下的雪莲所酿的的雪莲玉液,前段时间遇到一大夫给开的,可以活血养气,陈群他爱说便说吧。”
荀攸接过了酒盏,嗅了嗅香气,感叹道,“奉孝到真会享受,不过未免也太过小气,只这么一点怎么够?”
郭嘉心痛的看着自己的酒囊,“一共才这么一点,不省着点怎么行?不要就算了。”
轻轻的咪了一小口之后,荀攸说到,“这哪里不是酒了?”
“用的又不是五谷杂粮,又怎么称得上酒。”郭嘉眨眨眼,笑得心照不宣。
尽管两人目前的谈话算得上是风平浪静,但是两人心中都明白,如果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打败吕布的话,局势就会变得对曹操极为不利。按照之前荀彧的说法,“不先取吕布,问北(指袁绍)亦未易图也。”况且兵法有云,军者日费斗金,……而十万之师举矣,攻城则屈力,久暴(音同瀑)师则国用不足,胜久则钝兵挫锐。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智者不能善其后也。
(意思就是通俗点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且打仗时间长了就是在烧钱,除非加开主角模式或者金手指,否则必败无疑。)
这场仗,他们退无可退。
这是两位随军谋士都清楚的事实。纵观曹操的前半生,几乎每一仗都是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每一次都是凶险到了极点,他都一路走来。作为能够为《孙子兵法》做注的BH角色,曹操当然在心中也明白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集中你的优势去欺负敌人,柿子要捡软的捏,他也想这么做但是实力不允许。但是曹操就这么一路走来。反观那个有返祖现象的刘大耳,总是一天到晚感叹如果老子有本钱,那绝对会是哔……(请自动套用某点X马文的模式)——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就连这样的典故都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忽悠出来的,正如那所谓的已经被司马光证实是忽悠的中山靖王之后一样。终究不过是个趋炎附势忘恩负义厚颜无耻反复无常的小人。呃……不要忘了从小就做皇帝梦这样的无知狂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