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_作者:decelle(132)

2018-03-09 decelle

  高顺此刻回过神来,恶狠狠的瞪着帐门,那是刘备离开的方向,恨不得生啖其肉。还记得刘备被袁术的士兵追得屁滚尿流的时候,吕奉先那一箭辕门射戟,救了他的性命,纵使夺了他的徐州,那也两两相抵了。弱肉强食,从来都是西凉的法则,成王败寇,心服口服,但若是那些狐假虎威,忘恩负义之辈,高顺只恨当时没有坚持劝主公除掉这个大耳贼。

  曹操用行动表示,拉仇恨还是祸水东引什么的,其实劳资的孙子兵法确实学得比你这大耳要好得多,孟德新书神马的,一直流传到现在。郭嘉在心中拍手叫好,区区草鞋小贩,给你三分颜色你居然开染坊了,你以为就你会礼贤下士那套?(脑补自重)咱主公不是个虚伪的人,因为他虚伪起来不是人。别以为你上半身长下半身短,手长像个长臂猿,耳朵大得当蒲扇就有啥王八之气了,这不是在上演动物世界,而你也没有熊猫值钱。除了那两个有勇无谋的土包子,没人稀罕你这个山寨王叔,要不是战乱不方便查档案,早就到涿郡去查你家世了,仗着战乱冒充皇亲国戚,也只有不知道族谱为何物的人才会相信。高顺,GJ,我支持你。(翻译乱入)

  郭嘉与荀攸都是颖川这个名士之乡出来的,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黄巾之乱之前的颖川的真实写照。汉代游学之风颇盛,很多大儒很多学者都是到处跑,京城的太学,颖川书院,还有之后的荆州学派,也许还要算上躲在东北方向教书的某群。因而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荀攸还是郭嘉都眼光毒辣的要死,无论是看人还是自保都是非常擅长,荀攸是董卓手下走一遭,暗杀吃牢饭无鸭梨,迄今为止仍然活蹦乱跳。

  而郭嘉则是早早的就闭门谢客,除了像荀彧这种之前在书院里就看对眼的之外,无论名望值有多高统统不见,后来跟着同学去袁绍那里晃了一圈,索性把这位四世三公的公认蓝筹股给BS掉了。就刘备这种小花样,坦白说,还真不被他放在眼里。依照老猫所知道的那段历史,因为攻打下邳足足花了三个月,粮草差点又供应不足,战况艰难下胜利之后,对刘备的发难猝不及防,这才没有保住高顺,白白损失了陷阵营,如今由于某只的捣乱,无论是打仗还是救人都有了提早准备。要是这样都能够让这大耳贼的龌龊心思得逞,那这两只智商加起来有希望破四百的还是索性通通去跳黄浦算了。

  曹操摆足了架势,郑重地劝说道,“温侯他勇猛无双,天下无敌,可惜为奸人蒙蔽,听信妇人之言。虽有公台之谋,将军之忠,却不能用。”(陈宫和高顺一见面就往死里掐,你是吕布倒试试看怎么用)曹操顿了顿,声音微微哽咽,接着说到,“如今曹某侥幸得胜,奈何公台已去,为正军法,孤必须置他于死地。可将军尚有一线生机,将军可愿率西凉健儿,助孤匡扶社稷,平定乱世。以将军之才,陷阵营休整之后悉数归将军指挥,除剑之所向外,陷阵营的一切孤绝不多言,将军可愿意?”显然,曹老板的人才收集癖又发作了,开出的价码是大大滴,而且对着高顺一个中郎将,他开口闭口都是将军,客气的不得了,还直接将政变后的陷阵营划归高顺指挥,这样的信任是足以让人感动的。

  高顺此刻终于打破了沉默,按照历史上应该不发一言,引颈就戮的他偏离了轨道,“主公于我有救命之恩,明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还望成全高顺,追随主公于九泉之下。”(你们俩CP算了)

  但是高顺这么一开口,郭嘉暗地里嘴角就扬了起来,他明白这事有戏了。就怕不开口,只要一开口,凭着谋士的这张嘴,死的也能给你说出活的来。“高将军忠义之心令嘉钦佩,但温侯救你一命,你不思报答,反而只求一死以令自己心安。高将军,你扪心自问,这么做是否对得起问候的救命之恩,是否对得起那么多对你托付性命的陷阵营的弟兄,是否对得起同你们一起离开凉州背井离乡的那些好儿郎?”一连串的排比句层层递进,郭嘉今天下定决心,要是不把高顺忽悠得主动留下为主公训练陷阵营,他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什么?!”激将法这东西虽然老套,但总是有人乐此不疲的使用,原因就在于不论哪个时代,都会有人上当。高顺被郭嘉这么一激,眼中就快喷出火来,肌肉上青筋爆出,眼看就想挣脱了绳子跳起来劈死郭嘉的样子。郭嘉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估计敌我形式,暗忖主公这绳子可要绑牢了,否则自己这小身板可经不起高顺的一板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