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站在曹操背后继续默默充当背景的许诸,郭嘉增添了一些安全感,继续不怕死地火上浇油,“别的不说,温侯去了,要是高将军也只顾成全自己的名声随之而去,那么他的妻女该怎么办?陈宫托了主公照顾自己的老母和儿女,解除了后顾之忧,那是因为他们有老交情。可是温侯,别的不说,光是方才出去的刘大耳就不会有什么好心思,他可是相信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主。再加上昔日温侯在长安,对温侯羡慕妒忌恨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今他们都是天子近臣,想要挟私报复的大有人在。主公虽贵为司空,但对于无孔不入的小人来说,想要护住这孤儿寡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将军一心求死,反而使得温侯最后一丝血脉断绝,又哪里符合忠义之道?”什么叫睁着眼说瞎话,郭奉孝就是其中的典型,颠倒黑白是他的日常经营项目,尤其是忽悠那种纯粹的武将的时候,效果特别好。
“明公不是刚刚承诺过会照顾陈宫的老母以及妻儿吗?怎么到了主公这里就不行了?”高顺虽然读书不多,连字都没有,但是能训练出陷阵营的显然不是什么蠢货。即便是郭嘉这么混淆概念,也没有直接被他带偏了。就算他与陈宫一向不对路,刚才的话他也听到了耳中。
郭嘉觉得一根筋的人有时候也是很讨厌的,怎么就说不通呢?“公台他尽管背叛主公,但他在兖州交友广阔,故旧不少,纵使主公有不周的地方,也有其他人为之打点。况且再怎么说他也只是个谋臣而已,之前的这些人命帐,怎么都会算在温侯的账上。就是主公想保,要阻止别人为报仇,难呐。”他一边这么说着,一边使劲摇头,一副无能为力的惋惜模样。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郭嘉继续煽风点火,“而且即便高将军你不为他们着想,你也当为那些陷阵营的那些个兄弟想一想,当初他们愿意离开西凉,原本也不过是为了求一个温饱,能让家中的父母妻儿有一线生机。他们随将军出生入死,几经艰险,方才走到现在这一步。将军你这一死,是想成全了自己的大义而把他们全部当作成全自己虚名的陪葬品吗?昔日楚霸王不肯过江是因为江东的子弟兵八千一个都没能留下,而今将军若是于部下泉下相见,他们知晓是您一手将他们推往死路,同时他们故乡的亲人在这乱世会因为没有人奉养而死于饥馑,恐怕死后也不得安宁吧。”
“老子对不起他们,欠兄弟们的恩情只有来世再报了。只要他们乐意,解甲归田是没什么问题的。”高顺依旧不松口,但至少他的话变得多了起来,不过他的乐观情绪并没有他表现的那么充分。
郭嘉看了一眼帐门,那是刘备离开的方向,压低了声音在高顺的耳边低语道,“你以为没有你的庇护,侯成魏续他们会养虎为患?当着面都能捅温侯一刀的刘备难道不会斩草除根?家乡的父老正是因为将军的信义才会将家中的子弟相托,西凉的儿郎也是因为好男儿当建功立业方才跟着温侯与将军背井离乡,难道将军忍心将他们全部置于死地?”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卷因为换了视角,很没手感,进度超慢,怨念ING
在史书中,郭嘉也是非常积极表现,而且张扬的家伙,除了脑补之外,应该没有走形。
打字超慢,下次更至少在半个月后。
D的窝
☆、第四十六章 将士归心
郭嘉看了一眼帐门,那是刘备离开的方向,压低了声音在高顺的耳边低语道,“你以为没有你的庇护,侯成魏续他们会养虎为患?当着面都能捅温侯一刀的刘备难道不会斩草除根?家乡的父老正是因为将军的信义才会将家中的子弟相托,西凉的儿郎也是因为好男儿当建功立业方才跟着温侯与将军背井离乡,难道将军忍心将他们全部置于死地?”
郭嘉的这话可谓诛心至极,即便如高顺这种死硬派,也难免身心巨震。此时,已经安排好夏侯惇好好招待那贩夫走卒三人组的荀攸掀开门帘,走了进来,说道,“但求一死很简单,无非是头掉下来碗大个疤,只不过活着往往比死了更需要勇气。忍辱负重,保存主人的血脉,留待他日报仇雪恨的难度与痛苦远超一死。高顺你可有胆量一试?”
无论是郭嘉还是荀攸,都已经意识到陷阵营这支重装步兵的重要性,若与虎豹骑联合,纵横天下无疑又加上了一块巨大的筹码。曹操麾下三万黄巾整编的青州兵固然精锐,但还是缺乏一把攻坚的利刃,虎豹骑虽然精锐,但是骑兵,限制众多,陷阵营攻无不克,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