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_作者:decelle(274)

2018-03-09 decelle

  老猫一手支着下巴,若无其事的说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么,毕竟歹竹出好笋这种基因变异的事,绝对属于小概率事件。”身为父亲的汉灵帝,就如同他的谥号一般,是个名副其实的昏君,要让刘协体现出文帝景帝那种资质,鉴于遗传基因上,其实并不属于同一支,就连返祖这种希望都被剥夺了。与他相比,会为了丁夫人抄写保证书的曹老板可要可爱的多。

  “待会儿直接开病假条算了,”糖猫觉得再浪费时间在这个东汉金三胖上面是对她眼睛的一种摧残,皇帝这种物种,对于气场的要求果然是很高的。如非必要,糖猫觉得今后再也不想看见这张脸了。身为一个大夫,在必要的时候以权谋私一下,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么。

  绿波廊,猫家的专属包间内,从另一侧隐蔽的入口进入后,荀彧对着两个眉清目秀的伪正太,斟酌着该从哪里开始说起。谈到荀氏上一代最出众的人物,排行第六的荀爽最为有名。而荀彧自己,就从这位叔父身上传承了《诗传》,而他最敬仰的大堂兄(大伯荀俭之子)本来应当是理所当然的衣钵传人,就如同蔡邕同王粲的关系一般。然而,在传授了荀悦《礼》与《春秋》之后,从董卓之乱中诈死逃生的叔父并没有将他一生最大的学问《易传》和《尚书》传给在荀彧看来,学识远在自己智商的荀仲豫,反而是重新注释了《春秋》,并将上述三门学问一并传授了来历不明的老猫。曾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人若经历过了生死一线,多少会性情改变。而在荀爽诈死之后,他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也有了180度的转变,从老猫偶然流露出的价值取向而言,这位荀爽的关门弟子与立场坚定的保皇党——荀悦(注1)堪称南辕北辙,绝对不是一路人。而在他询问叔父的原因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解释,因为他们两人读书只知寻章摘句,却不知其中真意,焉可传承他本意。

  荀爽早年读这些儒家经典时,从来不喜欢扣字眼,只需掌握文中主旨即可,这点为时人所诟病。这是因为在这个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年代,书是货真价实的奢侈品,在这个前提下,他家都以把有限的基本书滚瓜烂熟为荣,但是继承了当初稷下学宫大部分资源的荀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也不会刻意去要求子弟务必一字不错。只是之前在桓灵二帝的时代,家族的势力全线收缩,在很多以前可以宣诸于口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只能靠默契,而年少失怙(音同户)的荀悦或是父亲相对懦弱的荀彧都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真意,相反,与荀彧只是远亲的荀攸更能领会精髓,但相较与来自信息爆炸年代的老猫而言,他反而没有后来的老猫与荀爽更为默契。毕竟,敢用过去式来形容汉朝的,迄今为止,也只有老猫一只而已。

  作为应试教育下的最高杰作,光从资质上而言,老猫的智商,记忆力并不输于这个时代任何谋士,甚至在见识,眼界乃至知识结构上犹有过之,所差的仅仅是在这乱世中谋生的阅历而已。作为一个早在标准中二期就看完了中国通史乃至世界通史的BT,她对国家的兴亡的态度与荀悦这类在皇权至上教育下成长的乖学生从来不是一路人。若是假死前的荀爽,他更欣赏荀悦这种,可是在经历了死而复生的那种玄妙体验之后,荀爽的三观彻底被刷新了一回,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是清虚沉静,善于着述,一个棱角分明,长于策论,一个早年贫苦,克勤克俭,一个生活肆意,享乐至上。一个低调内敛,小心翼翼,一个飞扬跳脱,快意恩仇。谁能想到,这样的两个人,居然师出同门,荀彧肯定叔父的眼光,但是对与老猫敢于糊弄天子,表示不赞同。

  至于老猫,虽然她真心瞧不起与金三胖相似度高达80%的汉献帝,但是对于荀彧这位能位列《后汉书》的名臣,连司马懿都给予颜回再世这样至高评价的君子,她并不准备在这种小事上与他有冲突。而且就老猫来说,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躲在书院书库里的荀爽,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那么伟大的人物,她对在《三国志》上有记载的郑玄还有印象,但是对于荀爽,在褪色了的历史中,还不如刘备这种货色声名远播,但他的学识,却是散佚在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对她而言,只是因为从气场上,她比较善于识别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和徒有虚名的花架子,所以才同荀爽亲近而已。从她的时间点上,华夏文明经历了四次毁灭性的打击,每一次都要失去绝大多数优美的传承,一次是即将到来的五胡乱华,第二次是蒙兀入侵,第三次是后金,而最后一次,大家都心里明白。在她穿越之前,她不知道光是《诗经》就有七八家说法,而最主要的是韩诗和毛诗,而《乐》的真正解读方法,也早已在一次次战乱中散佚。在荀爽这里,她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一切,期待某天,她能回去的时候,将这一切还原出一个传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令君可是有话要问在下?”以日喻天子,就规避文字狱的技能点来说,老猫比荀彧会更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