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可是再加上大将军袁绍,那事情可就不一定咯。”老猫气定神闲的说道,丝毫没有意识到从她嘴里说出的“清君侧”三个字在这个年代是多么严肃的一件事。“袁绍一直在联络那个呼泉厨,暗地里貌似给了不少资助,为的就是对公孙瓒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何况公孙瓒近年来昏招频出,根本熬不过明年春天,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白马义从什么的,似乎近年来已经很少听到他们的动静了,你确定他们没有解散了吗?”
“明年春天?仲卿可是听到什么消息。”郭嘉见到有人与他做出了相同的判断,好奇之心顿起,他是基于充足的情报最终做出的判断,但相对来说,老猫可没有那么充足的情报来源。而通过蛛丝马迹对于整体形势进行判断的能力,并不是荀爽的专长,所以这些东西并不是他从荀爽这里搬来,而是出于自己的理解而产生的结论。看样子,之前对“他”的了解不过是冰山一角,郭嘉对老猫做出了如下注解。
老猫鄙视的看了一眼郭嘉,“袁绍分封诸子的消息,到现在还没有上报朝廷吗?”在本猫面前装什么糊涂?位置都给人设好了,公孙瓒要给人家让位置,就只有一个“死”字了。而且,这里老猫特意用上了“分封”儿子,原则上只有诸侯及以上才有分封的权力,而老猫这里特指的是袁绍割据自立的野心。而只要看郭嘉的表情,就可以了解他注意到了这个刻意,更何况,他眼皮底下还有一个袁绍的儿子在。连司马家都得知的消息,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郭嘉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对此不甚感兴趣的糖猫,对于她事不关己的态度略感奇怪,她与袁绍次子过往甚密,对老猫说的这些怎么会是这幅无动于衷的表情?只是这些,对于郭嘉来说,不过是小事,更关键的是老猫对于北方诸族的了解让郭嘉坚定了务必让主公签下这只的决心,加上糖猫的医术,绝对是有赚无赔的大买卖。
长期以来,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由于地处偏远,语言不通,且居无定所,虽然有像郭嘉这样高瞻远瞩的人想要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但却从来未有能达到今天老猫给这两只科普的程度。匈奴,鲜卑,丁零,肃慎,貉族(音同号),北方看似纷繁复杂,而溯其源头,无非以上五族,然鲜卑,丁零,肃慎为祸最甚。
“阿雅,把我书房里的地图拿来。”此时,曹操知道,老猫之前所说的,并非信口开河。
“这什么鬼?”老猫瞅了瞅坐北朝南的地图,翻了几遍都觉得不对,正在兴头上的她把这简笔画似的地图丢到一边,按照她所知的一切叙述起来。以上五族之中,匈奴与华夏虽之前征战不休,然血缘最为接近,均为炎黄苗裔,夷狄多辫发,而独以匈奴结发髻,用华夏文字,虽然说定期过来打劫,之后还造成五胡乱华,但总来没有诸夏造成亡国灭种的影响。就算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他的母亲也是大戎姬,来自犬戎,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匈奴。
而中华文明的三次断绝,则是出于鲜卑,丁零,肃慎三族或其后裔。鲜卑原名东胡,被冒顿单于(汉初围住刘邦的那只)打败之后,一一分为二,以所居住的山为名,一为乌桓,一为鲜卑,据后世考证,本质是鲜卑。鲜卑强势的有慕容氏(前燕,也就是金庸笔下姑苏慕容的祖先)和拓跋氏(北魏开拓者,一说是秃发氏,入住中原后改姓元,逐渐与汉族同化),南朝陈的灭亡,江东衣冠道尽,继承陈朝的隋,其皇室的母系,君出自魏虏,比如着名的独孤皇后等。而所谓的李唐王朝,曾姓大野,是姓李而赐姓大野,还是姓大野冒人李姓?按照傅斯年的说法,恐怕是后者居多。至于鲜卑中较弱的宇文氏,他们则是造成大宋多年困扰的契丹人的祖先。
至于丁零,这个名字听上去最为陌生,但他们的后代带来无穷的麻烦,比如突厥,蒙兀,前者是唐朝早期的困扰,后者造成崖州以后再无华夏的感叹(宋朝的灭亡)。最后是肃慎,东夷之中,最无纲纪,却是为祸最严重的,习惯拿排泄物洗脸的他们,是最热的清穿文主角的祖先,造成了靖康之耻,造就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在老猫的诉说中,并未涉及到这样沉重的未来,其实,即便是她这样说了,站在这个时间点上的人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战国时期燕赵两国单独PK都能打赢的胡虏,居然能入侵中原,并把皇帝抓起来当奴隶?这是除了周幽王由于里应外合被K.O.之外,最坏的那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