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按照他们的标准,这哪里是什么下人,就算是普通人家过年,也吃不到那么好的东西,光是食物的话,绝对到达奢侈的标准。有些东西,就算是豪族家的少爷小姐,也不是想吃就吃得到的。只是越是这样,范湍的心里越是感到不安,这么多年的乞讨流浪的生涯让他饱尝酸辛,历经艰难,更是教会了他天上没有掉馅饼的这种好事,真是这种敏锐的危机感让他得以多次死里逃生,免于成为他人盘中餐的命运。只是这次似乎有些失灵了,明明觉得这两只猫的行为有些奇怪,却始终没有危险的预感。
“哇——是棉被!!大哥,是棉被耶!”年纪最小的小妹率先扑了上去,抱着炕上崭新的棉被打了几个滚。在糖猫的特意吩咐下,郭四特地把这几只都领到了四人一间的通铺,而不是条件相对更好一些的单人间。
看着炕上多出来的棉被,范湍向着郭四投以询问的眼光。
“李少爷说了,”郭四轻咳一声,模仿着糖猫的语气,“‘反正给你们单人间也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缩到一间去,还不如直接丢到一间里,省得费工夫打扫。'就是这么一回事。”说着,他看向明显没有分开的意图的一群孩子,暗自感叹糖猫对人心的把握程度。
如此生疏的称呼让范湍暗自上心,照理说,如果是家仆的话对于一家之主应该是称呼主人的,可是这么客气的居然与主人不是同姓的仆人到真实少见,古怪的一家。这是范湍的真实感受。
实际上关于“主人”这个称呼,也是有小小的周折。按照郭嘉的想法,这郭三郭四算是送给两只猫的,遵循没有人身自由的仆人的惯例,确实应该叫两只猫“主人”。不过,因为老猫联想能力丰富,不断冒出的女仆系漫画的画面顿时将她雷得是风中凌乱,外焦内嫩,皮香肉脆(?),顿时满头黑线的租着了他们这种可怕的行为。于是,与糖猫私底下一合计,便决定还是让他们生疏一点好。叫老爷的话,年纪没到,叫大人的话没有官职,因而才会有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称呼。
不过,这两只猫没有想到,她们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所给出的标准,在古代人看来却好的多了头,达到了是别人要担心她们是不是别有居心的程度。
别有居心?似乎是这么一回事吧。
即便是限于校规,从周一到周五一直需要盯着白菜皮的乖猫,她们的生活也始终需要烦恼,明天里面衣服穿什么,明天的早饭吃什么,鞋柜里的鞋子少说,一个礼拜里都不会有重复,这样成长的她们,始终不是太能理解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真实含义,也不曾体会过一件衣服老大穿,穿不下了老二穿,接着老三……这么以此类推的事情。留下他们是糖猫的一时兴起,提供标准是马马虎虎,只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都是能够降低他们的警戒心了。
不得不承认,知恩图报,仍旧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所拥有的美德。至少不会出现扶个人四万五,“你不推倒她怎么会扶她”这样的奇怪言论。被小心吩咐绝对不要主动扶老人过马路,不要主动让座,看到有人跌倒也不要上前,见到有人受伤也不要帮忙。要不是存在监控录像,看到孕妇跌倒而好心扶起来的男子恐怕又要承担医药费。人人按照《保护救助者自己的救助标准程序》,小心翼翼的瞻前顾后。而在这个年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相信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年代。范湍暗自琢磨着,只要“他们”不威胁弟妹的安全的话,他一定安安心心做一个奴仆,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在研究关于徐州之战和东汉物价的问题,感觉有些卡,所以有些迟,抱歉。
下面的东西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好,时刻遵守,保障自身的安全喵。
保护救助者自己的救助标准程序
1、 通知家人、亲友前来处理:
我蹲下身:“老太,你好,你还记得家里的电话或子女亲友的手机号吗?我可以帮你打电话叫他们来。”
老太努力回想:“哎哟,摔的有点头晕,记不起什么电话号码了。”
▲▲▲《救助老人安全宝典》用醒目的粗黑体大字写明:最佳救助方式,通知家人亲友!如无法联系,继续以下程序▲▲▲
2、 问老太姓名及子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