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了想,又叫王夫人过来说话,叫她稍稍拘着宝玉一些,“贵妃那天都要他多读书了,虽说宝玉还小,但是眼见你娘家的那侄子都有了举人的功名了,咱们家不指望他这样多,他是贵妃的弟弟,只是到底还要读些书的,不该成日再去鬼混。”
王夫人犹疑道:“那大观园……”
却说说那元妃在宫中编次《大观园题咏》,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自从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岂不辜负此园?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上不喜,须得也命他进去居住方妥。命太监夏忠到荣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命。夏忠去后,便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
贾母道:“自然也要他进去住,只是我听今日敏儿说的有道理,珠儿天分本不及宝玉,却也是年纪轻轻的便有了出息,可见自古刻苦才是要理,你是他母亲,旁人再不带着他好,你总要拦着的。”
王夫人嘴里发苦,她有了一个当贵妃的女儿,怎么就不想要一个当状元的儿子呢?但是当年贾珠去的早,实在让她心痛无比,便对幼子溺爱娇惯了许多。
贾母想了想,又说:“元春本说了叫琯琯和黛玉也同样入园住的,如今她们虽然要搬出去,却还是要留下院子来。”王夫人忙称了是。
两人既然是不常住,自然就同住在了一处,黛玉爱那凤尾竹吟细细,指名了要潇湘馆。随后姐妹两个,就随着父母一起搬出了贾府。新的宅子林琯玉早就托人在外头看好了,如今一应修饰也都竣工,许多地方都是黛玉亲自画的图纸,或是亲手布置的,自然风雅又有趣。
林如海携着妻子的手在府上逛了一圈,实在喜欢得紧,连连称赞,又说:“我最喜欢书房前那一片菖蒲,夏日到了,当窗读书,实在是妙。”
其实这还是小何说的,黛玉本要问他哪些好看的中药可以拿来装饰屋宅,但是他却说药性烈的中药久医成毒,只是说了几种瞧着清爽的草药。菖蒲除了夏日驱蚊之外,在油灯旁放上一盆,也可免了灯烟熏眼之苦,可谓细致入微了。
贾敏则最喜欢家中那一幅墨兰图,人到中年,总是会喜欢俗气一点的东西,什么百子千孙图之类的,但是贾敏本人一直都很有情趣,喜欢这些柔弱而坚韧的东西。
……这是王颀从他库房里拿的,具体的介绍林琯玉没听懂,不过贾敏果然很喜欢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天哪,日万太艰难了……
我后面两天要出去一趟,周四回来继续……
☆、第七十章 岳父摊牌
昭昭年纪小, 自然是跟着父母一起住的, 林如海公务繁忙, 他是皇帝心腹, 刚刚走马上任,自然有许多事情要交接, 便将儿子交给了黛玉。
黛玉文思敏捷,才高八斗, 连林如海都说要是她是男儿没准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只是教一个幼童倒并不为难。何况林昭玉是林家上上下下都盼望了多年的男丁,她对这个弟弟实在喜欢得不得了。原本贾家还说要接她们常常过去玩,林琯玉惯常是不去的,这会儿连黛玉也脱不开身了。
这番与林家的船只同来的还有甄英莲。
这甄英莲身世坎坷波折,身为富人家的女孩儿, 却幼年被拐, 在人贩子的白眼中长大, 却依旧生就一颗温暖柔软的心,到了后头历经被卖惹出官司, 再到寻到母亲重重波澜, 比说书先生的戏还要精彩几分。只可惜后来封氏寻到她后,母女俩过了些安逸的日子, 封氏在当年就有些油尽灯枯之相,也终于是去了。所幸去世时女儿在身侧,也有贾敏陪伴,走得还算是安逸。
贾敏怜惜她, 将她收了义女,故这番也随着一块儿入京了,只是随着林家姊妹一块儿住,一应待遇也同她们相仿罢了,她爱读书,便只是整天黏着黛玉。
这天两人才说完竹林七贤,携手说要去后院里的竹林逛逛,忽然听见前头一声怒喝:“你给我滚出去!”
黛玉忙回身,果然见到一袭红色的影子翩翩从前头过来——之所以是翩翩,是她压根没有好好地走路,说飞檐走壁也不为过。英莲瞪大了眼,看到这红衣服的美人儿落在跟前,行云流水般顺势往最粗壮的一根竹子上一靠,那竹子软而韧,将她牢牢地托住了,把红衣衬得愈发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