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简直不知道是给未来婆婆出气,还是用了未来公公的名义出兵,还是大半夜的伤口还没好就跑出来,还是在这么多男子面前抛头露面……这么多槽点该先骂哪个了。
……算了,回去再骂,这会儿解围要紧。
作者有话要说: 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这是七十九回原文。
……别急,王姐姐很快就不用饿肚子了。
我我我我我我忘记给存稿箱设定时间了天哪对不起
约莫在十章之内完结正文昂~
然后聊斋我丢了一章试阅出来,再一次求一波预收,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看看昂~
还有有一本写着玩儿的现言,《青竹不甜不要钱》,本文不坑不长,我状态好的话约莫能短小地日更到完结,大家也可以看一看哦~
☆、第一百零四章 社稷为重
夜里风大, 林琯玉纵然罩着挡风的披风, 却还是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空气里弥漫着火油的味道, 王家府外, 那些一个个擎着火把的读书人面容个个都显得凶神恶煞,其实这些书呆子未必就真的明白王家绝对不开城门的原因, 不过是一腔热血的书生最容易被煽动,是有些居心叵测的人手里的一把钝刀子。
钝刀子割肉, 远比利刃要疼。
不过秀才遇上兵, 有理说不清,面对这些人,你和他们是不能讲道理的,林琯玉也不觉得自己讲的过他们。她于是用了最粗暴直接的手段镇压,颇为幸灾乐祸地看着这些满嘴忠义的书呆子们被下了大狱。
她回头的时候, 林如海的马车已经不在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气走了, 还是回宫去和皇帝告状了。不过皇帝还病着呢,这会儿听了这消息, 估计能气得厥过去。
她拢了拢披风, 往里走去。
看门的小厮见她走来,甚至都哆哆嗦嗦的不敢盘问。林琯玉微微沉了脸, “怎么,这会儿连话都不会问了,旁人进你家,你拦也不拦?”
小厮哭丧着脸道:“姑、姑娘, 您、您是哪位?小的替您通报一声。”
林琯玉莞尔,道:“伯母睡了么?可曾受惊了?”
那小厮听着这声音实在耳熟,恰好这时候林琯玉拉下了帽子,虽然一张脸苍白到毫无血色,但是眉眼清丽妩媚,赫然是他家少爷经常往家里带的那位林姑娘。他顿时松了口气,说话也利索了,“夫人吓得没能睡,您来了,陪陪夫人就好。”
林琯玉点点头,兀自进了大门,她对里头熟悉得很,甚至不用人带路,就脚步轻快地到了钱氏处。钱氏在屋中至今没能睡着,对着烛火两眼通红,忽然听说林琯玉来了,忙道快请。
林琯玉一进屋,就见她显然是哭过,她脚步一顿,不可避免地想到远在平安州的王颀,终于还是勉强笑了一笑,道:“那些‘子曰’们已经都被赶走了,您大可不必再担忧。”
钱氏冷笑道:“我哪里是怕他们呢?倘或我就站到门口去,叫他们把我捉去,去平安州对峙,叫王颀开门放太子进城,他们也没有这个胆子。”
林琯玉不由也笑了,“读书人雷声大雨点儿小,还真是。”
她笑完,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钱氏见她这个怔怔的样子,便道:“怎么是你来了?”
“我父亲那会儿还在宫里,”林琯玉微微笑道,“是阿颀身边的拒尘来说的,他倒是对我有信心,也不去求别人,只来找了我。我担忧您,便取出了当初阿颀给我刻的一枚仿章,装作是王大人,火急火燎地给五城兵马司那边送了一句话——字是我府上的秦可卿写的,那会儿觉得好玩,把许多人的字都学着写着玩儿了,没料到会有这么派上用途的一天。”
她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慢条斯理,条理清晰得很,看不出半点往日的毛躁的模样。钱氏大感意外,又忽然想到:“许是这会儿局势变得太快,这孩子不得不这样了的。”便有些觉得心酸。
她默默地拉林琯玉坐到自己的床边,说:“今夜你便在我这儿睡下吧,我叫人给你收拾屋子出来,大晚上的,我听说你前儿还受了伤。”
林琯玉这才觉得肩膀上的伤口又有些疼,约莫是再一回裂开了。她不想叫钱氏再担心自己,便只是笑道:“不碍事的。您不说,我也要在这儿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