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蕙下意识地拒绝:“不可以。”她的声音有些大。一时间吸引了一些还未走远的学子。
她看了一眼兰姑娘,见她也是一脸错愕,想来自己也不算太明显,但她也没有兴趣被人拿看猴子的眼神观赏,她和兰姑娘一起把祝英台拉到了一边。
她低声问道:“英台,你是疯了吗?主动提出跟男子一室,你以后还怎么嫁人?”如果真让祝英台与梁山伯一室,她的努力不是全白费了吗?再者,以后马文才喜欢上祝英台,这件事终究会成为马文才心中的一根刺,毕竟他是如此骄傲的一个人。
她想到马文才下意识地看向他原来的位置,却没想到他还站在原位,看见她的目光,还挑了挑眉,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她的脸,一下子变红了。她连忙移开视线。
祝英台与兰姑娘没有注意到她。
她慢慢平复了一下心情,听祝英台罗列出自己的理由。
看似无懈可击,但是兰姑娘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还不如我们替你安排一个单间。”
“还请问兰姐姐,今年的新生是单数还是双数?”祝英台笑道,她之前瞄了一眼陈夫子的花名册,见他朱笔写着一个大大的五十八人。她其实不愿让山长他们过度参与自己的事,她也知道若是山长将她特殊化,必定会让人好奇,她的身份还是会被怀疑,甚至更早。
只要有人起了疑心,却问问祝家庄附近,很快就会知道她的身份,她倒不如主动出击。找个老实的室友,也少担心。
“双数。”兰姑娘想了想,“但是总会有法子的。”
小蕙这时已经冷静了下来,她看着两人,语气是微带试探:“我之前为苏安识字的事情闹过阿爹,阿爹虽然废除了苏安杂役的身份,但父亲也没有时间教他,书院的夫子更是不愿教他,倒不如让梁公子教他,让他两一处,英台便是多出来的那一个,这二金便从我的账里出。看这陈夫子会不会拿。”
兰姑娘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道:“不知道这梁公子是否同意。”毕竟门第之见,还是挺严重的。士族一般都看不起平民百姓,何况是教他识字念书。
“他肯定会同意的。”祝英台倒是很有信心,“梁公子这人一看就是不在乎这些的人。”
她这个急性子就立马跑去跟梁山伯商量了。
“英台的执行能力挺强的。”兰姑娘有些哭笑不得。
“自然。”小蕙笑道,抬眼看那二人谈话,却意外撞见马文才的眼神中。
她钝钝地想到,这是第二次了。
☆、春水煎茶(六)
接下来便是尼山的祭孔大典,也没有什么乱子,只是让学子对于尼山多一份认可感罢了。虽说这认可感可大可小,但是若没有这认可感,学子无法以尼山为荣,自然以后也不会对尼山有所助力。
尼山能在各家族心中占一席地,无非是培育出来的学子仕途顺利,士族又怎么不会有家学?
山母站在高处,身边是小蕙与兰姑娘。东晋风气虽然并不保守,但是有些东西还是要遵守的,比如书院里不能有女学生,自然这祭孔大典也不会有女子参加。
兰姑娘虽然已经看了很多年的祭孔大典了,但内心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我这时倒是真的有些羡慕英台。”
小蕙点点头,祝英台的胆识的确为世所缺。这世间女子,或许也只有这样一个祝英台会如此果敢地离家女扮男装外出求学。
山母将所有学子的长相都看了遍,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英台倒也不是很扎眼。也庆幸现时的风气是男子崇尚那风流,涂脂抹粉也是常事。”她说后半句的时候,语气里的讽刺意味遮都遮不住。山母是大家族出来的,才识不输男子,也会骑马射箭,年轻时甚至比山长还好。自然,也养成她的傲气。对于太过文弱的男子,她打心眼里不喜欢。
“一个个跟娈童一样。”她忍不住说。
小蕙与兰姑娘早已习惯了她的口无遮拦,但兰姑娘毕竟脸皮有些薄,她轻轻建议道:“母亲以后还是少说些俗语吧,好歹也是个山长夫人。”
山母口头上应下了,但王家姐妹都知道这建议也只是在她脑子里过了一遍,半点用也没有,下次说俗语的时候还是会说。
山母依旧在端详学子的长相,这是她必做的功课。她还是喜欢些好颜色的学子,其实这也正常。好看的人总是能受到点优待。尼山虽然说是一视同仁,但在山母眼中,容貌不同怎么可能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