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凝神看了一会儿,小蕙与兰姑娘早在一旁聊着一路上的趣事,突然听见山母说:“这个马文才,倒是真的人如其名,一表人才。”
小蕙听到这,呆愣了一下:“阿母,你不是早已见过他了吗?在祝家庄与书院门前,你也差不多赞扬了他,还夸他有你当年的风范。”对于一向不怎么会夸人的山母来说,这是个很高的赞誉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世马文才莫名得了山母的喜欢。明明前世,山母对马文才的感观并没有这么好。
倒是一旁的兰姑娘,脸色变了变,她也不懂为什么自家人总是要跟马文才扯上关系。
山母并不在意,她道:“我知道,但是这个孩子真的挺不错的。”虽然有傲气,但是也有资本,也有分寸,她接着随口提了一句:“若是我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又何苦让尼山受那些人的刁难。”尼山虽是山长为了教育公平这个目标开设的,但少不了被士族架空掉一些权力。
她说这句话,本没有别的意思。
但是兰姑娘却想到了别处,她微微拔高了声音:“可是,这马家不是良配。”婚姻更多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她看出小蕙对马文才的在意,如果再有山母的撮合,小蕙迟早陷进去。
小蕙若是知道她的内心活动,一定会对马文才的事情更加避嫌,但她毕竟不知道,她道:“姑娘嫁他又不是嫁给他父亲。”她自然知道兰姑娘指的是马太守的事,但上辈子,马太守还不是为了马文才妥协,接受了在他眼里看来有千般不配马文才的祝英台。若是马文才真的喜欢一个姑娘,马家又怎么会成为他的阻力。
山母弯起嘴角:“当年我与你们阿爹不也是众人眼中的不般配吗?”山长是琅琊王家的旁系,山母的家族跟琅琊王家几乎是平起平坐,她又是嫡系,自然是算是山长高攀了。但两人心意相投,终于修成了正果。她看见兰姑娘有些紧绷的神色,虽然不知这其中的缘由,但还是安抚性地说道:“我与你阿爹自然对门第并不看重,如果你们与谁情投意合,我们这里不会多说什么,但若对方家族为难,尼山却也是有点权势的。”尼山何止是有点权势,山长是琅琊王家出身,山母家权势也大,尼山又是多年经营,可以说,朝廷半员都是与尼山有关联的。
小蕙与兰姑娘自然感动于山长山母的底气。但是,山母这般的豪言到底是白费了。
前世虽然尼山与多数士族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但乱世,文职又能做出什么呢?在那段纷乱的年岁里,尼山还比不过马文才一个,毕竟在乱世武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存在。而兰姑娘嫁到荀家,荀巨伯心仪她已久,怎么舍得她受苦,荀家父母也是和善的性子。是以,兰姑娘与荀巨伯还算得上是一对佳偶。至于小蕙,前世未嫁,今世也歇了一些心思,只打算嫁个门当户对又能护住她的人就罢了。
这般想着,小蕙并未露出半分来,她道:“我只愿常伴你们身边。”这是实话。
兰姑娘也附和相似的话。
山母不多说什么了,哪家姑娘在出嫁前不是这样说,可谁又能真正做到?
她岔开话题:“总之马文才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我很看好他。”
兰姑娘道:“依他那个性子,想是也不会对我们这些平凡女子动心。”她说的是心里话,但这样不加掩饰地说出来,也是想断了小蕙的念头。
但小蕙对此毫无察觉,她潜意识里觉得兰姑娘是个迟钝的人,怎么会看出来她心底暗搓搓的小心思。
“我倒觉得,他会对小蕙上心的。”山母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小蕙,在看到兰姑娘与小蕙讶异的表情后,她轻笑道:“这可是我的直觉。”
她的直觉十有八九是灵验的,在过去与未来被验证过无数遍。
小蕙姑娘觉得兰姑娘在纠结什么,山母想点破她却无用。她想,怎么重生一次,连家里关系也变得复杂了些。
她轻轻叹了口气:“阿母还是去把房间的安排贴出来吧,让梁山伯与苏安一处,祝英台单间。”
山母早已了解了全部,想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与王家姐妹一起去准备这些东西了。
房间的安排自然会有人非议,但主要都集中在为什么祝英台能单间上。
山母也早有借口:“祝英台与我王家关系匪浅,况且她体弱,我们自然要多些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