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姑娘并没有注意到什么,她说:“到了客栈就寄出去吧。”
“跟往常一样吧。”小蕙借着茶杯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口型:撤掉兰姑娘的。
她也知道祝英台与梁山伯或许迟早会在一起,但是在这之前,她尽量做到延缓。
☆、江山如画(三)
小蕙收到祝英台的信时,又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这几日她们已经行到了益州附近,所谓益州就是之前蜀汉所在之地。
东晋这一段日子并不太平,但四川这边是天府之国,也并不算太混乱。
但她们也没掉以轻心,一路上也小心谨慎。是以,到了驿站,小蕙才拿出信来看。
确实都是些琐事,就如同小蕙之前写的那般,有些天马行空,信手涂鸦之感,但是她文笔极好,这些事情也变得有趣起来。
一是陶渊明讲课让山母搬出了小蕙之前酿的桃酒。这件事,山长写的信也提到过,但只是轻描淡写地揭过,而祝英台的来信则是把课堂都写妙趣横生。以酒来上课,居然也能取得不错的上课效果,这个陶渊明也算是个妙人。
二是之前祝英台与马文才的坠崖事件到底还是惊动了马太守,他不惜告假来书院看马文才。马文才毕竟前世都到了而立之年了,与父亲的相处也没有之前那般生硬了。从祝英台的笔触中看,她对马家父子和谐相处没有感到奇怪,这多少让小蕙有些感慨。她隐隐觉得,这次马太守的到来,未尝不是马祝之间的一个契机。
祝英台除此之外,就没再多写什么了,连前一封信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梁山伯在这一封信中都没有被提及。小蕙猜想,大概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她想到这,心情颇为复杂。
她收起信,叹了口气。若是真的可以两情相悦便能长长久久,这个世界上大概会少很多悲剧吧。
兰姑娘这时正巧进了房间,看见她这一脸有些苦闷的样子却笑了起来,她说:“怎么,已经收到了英台的信,心情还不大好?”
小蕙笑道:“倒也不是因为这个,只是想想书院中的闲适,再一对比旅途中的困苦,也不知道这一趟值不值。”她这是故意岔开话题,这一招对于兰姑娘来说,百试不爽。
“当然值。”兰姑娘没有一丝犹豫,“当初我便想来这苗疆来看看。”苗疆的蛊毒虽然让人害怕,但是作为医者,她也一直想探究一二。这一次小蕙任性的出游,她的推动也是因为这个。想到这,她说:“倒是委屈你陪我来这地方了。”
小蕙握着她的手,轻轻摇了摇头。兰姑娘以为小蕙同意来蜀地是对她的妥协,但其实,小蕙自有她的打算。
她猜的没有错,祝英台也并没有料到在马太守关心完马文才的身体后,马文才便提出了自己心有所属,并悄悄抖出了祝英台的身份。
马太守起先对于祝英台并不是十分满意,按照他之前的料想,是想为马文才娶一位世家之女。祝家庄并不在这个范围内。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哪怕在他眼中祝英台女扮男装上书院这一点让他很是不舒服。但他只有马文才这一个儿子,他难道还能扭过他不成?
但是他多少还是有些好奇的:“据说你之前喜欢的那个姑娘是尼山山长的次女,怎么这一次,你却喜欢上了这个祝家庄老九?”他在马文才身边也是设了不少暗哨的。
马文才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但他与王蕙之间本没有故事,只是这一世的他阴差阳错地喜欢上了她而已。一笔烂账罢了。
他道:“不过是当初年少无知,还以为她就是我命定之人。”
马太守听着儿子这样说,想起自己的经历,多少有些唏嘘。他说:“若是你心意已决,我自然会助你一臂之力。但是你要真的想清楚,你真的认定了这个祝英台了吗?”
“我此生,对祝英台绝无二心。”他说得信誓旦旦。
马太守笑道:“有你这句话,这门亲事也是能板上钉钉了。”但他心中多少还有些遗憾,马家其实并不算是什么显贵人家,只是能保持这样的上品士族的身份罢了,若是可以,他自然愿意马文才搭上尼山。要知道,尼山可是清贵人家,与普通士族可不一样。
之前暗哨传来马文才与王蕙情投意合的消息他还暗自开心,他是不愿意为了仕途拿儿子的婚姻来当赌注。但若是两人互相恋慕,他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马文才的心意变得如此快,对祝英台已经是非君不娶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