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同人)怂郡主追夫记_作者:凌沧州(180)

2018-02-17 凌沧州

  寇珠当初把赵祯抱走之后,将他交给了太监陈琳,让陈琳抱出宫去。

  恰逢八贤王过寿,先帝赵桓派陈琳去御花园中摘寿桃送与八贤王,陈琳便将赵祯放在装寿桃的盒子里,带出了宫,交给了八贤王,让八贤王抚养。

  后来刘太后也生下了一个儿子,赵桓便立他为太子,立刘太后为后,这原本也是不错的,谁知这太子长到六岁竟然一病死了。

  赵桓年过半百才得这一个儿子,经此打击之后,大病了一场。

  赵桓自知年事已高,已没有可以再次让嫔妃怀孕的能力,为保大宋朝江山稳固,便动了过继宗室的孩子为太子的心思。

  恰逢八贤王来皇宫探视赵桓,赵桓便让他领他的儿子瞧瞧。

  八贤王便把赵祯领了过来。

  赵桓见赵祯顿感亲热,于是便立了赵祯为太子。

  当年的狸猫换太子的寇珠早几年便死在了宫中,刘太后与八贤王根本不会袒露当年之事,为今只有一个陈琳,或许还会帮助李太后。

  包拯理清思路之后,便亲自入宫找了陈琳诉说此事。

  陈琳虽为太监,但为人忠义仗义,曾多次帮助包拯,因而包拯对他的印象极为不错。

  包拯觉得,只要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琳必然也会帮他的。

  然而这一次,却出乎了包拯的预料。

  包拯刚刚开口,陈琳便连连推说不知。

  包拯忍不住皱眉道:“陈总管,如今世上只有你能还李娘娘一个清白了,你若是也不愿帮她,那时间便无人能帮她了。”

  陈琳听包拯说的恳切,思及包拯以往的行事作风,陈琳劝道:“包大人,有些事情,并非一定要分个是非对错。”

  “陈总管!”

  包拯道:“世人若都如你的想法一般,那这世间,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公道!”

  陈琳叹息道:“包大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刘太后权倾朝野,威震天下,若你执意要查此事,她会如何看你?”

  包拯向金銮殿的位置一拱手,声音凛凛:“包拯做事,只看对错,不问后果!”

  “若包拯是贪生怕死之徒,又怎会执掌开封府、做这御铡三刀?!”

  月色从夜幕中探出头,满天星辰隐在它的光芒后。

  包拯一连找了陈琳几日,再加上赵祯从大相国寺回宫之后,态度便有些微妙,郭槐觉察出了不对劲,担心当年狸猫换太子事情败落,思虑之下,便派了杀手来杀陈琳。

  杀人灭口,永绝后患。

  谁知就被展昭救了下来。

  展昭本来正在休婚假,包拯担心事情败露,刘太后会对陈琳下杀手,于是让张龙给展昭递了个消息,让他去留意陈琳的动静。

  这一留意,便救了陈琳一命。

  陈琳死里逃生,明白包拯调查狸猫换太子的事情被刘太后知晓,所以他才会被郭槐派人追杀。

  陈琳想起先帝赵桓当初交代他的事情,闭上眼,满面疲惫,对包拯道:“咱家可以帮包大人还李娘娘一个清白,只是有一点,包大人需答应我。”

  包拯道:“陈总管请讲。”

  陈琳愿意帮助他,这是再好不过,只要陈琳不提出特别难办的要求,他都会答应。

  陈琳缓缓道:“包大人需不得伤害刘太后。”

  包拯一怔,正欲想问,却听陈琳又道:“若是不然,纵然咱家被刀斧加身,也不会吐露当年之事。”

  包拯低头想了一会儿,道:“陈总管,兹事体大,包拯不敢向你保证。”

  “刘太后的事情,只有当年天子才能决断。”

  想起刘太后对大宋朝做出的贡献,若没有她,大宋朝只怕在先帝赵桓去世时,便乱成一团了。

  因而包拯道:“不过包拯可以答应总管,真相大白之后,包拯会在陛下面前,替刘太后求情。”

  包拯的为人,陈琳再清楚不过,既然他说出此话,在案件之外,必会在紧要关头保刘太后。

  陈琳再无后顾之忧,长叹一声,将当年之事和盘托出。

  陈琳的话与李太后的话基本一致,包拯再不疑有他,当心便要进宫向赵祯汇报。

  包拯走得太急,以至于没有发现,陈琳在他走后,目光中一闪而过的痛惜与无奈。

  包拯向赵祯汇报完狸猫换太子的进展之后,表示需要将郭槐带回开封府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