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同人)怂郡主追夫记_作者:凌沧州(181)

2018-02-17 凌沧州

  赵祯犹豫了一会儿,道:“只怕太后那未必肯依。”

  刘太后一手遮天,若想带走她的人,纵然尊贵如赵祯,也不得不思虑再三。

  包拯道:“不若您找个借口,将郭槐招来,臣私下带走,并不惊动太后,也就是了。”

  赵祯想了想,觉得此法可行,于是叫了个机灵的太监,说赵宁出嫁,他悬心不下,让郭槐去公主府上走一趟。

  小太监来到刘太后的宫殿,弓着腰说明了来意。

  刘太后坐在衣裳,伸着手,让小宫女们给她染着蔻丹,小太监说完了话,她微微抬眉,瞧了太监一眼,不过是再普通的一个眼神,就叫小太监两股战战,额间生汗。

  刘太后收回了目光,让人叫来的郭槐,让他去走一趟。

  郭槐跪在刘太后面前,欲言又止:“太后…”

  刘太后淡淡道:“你去吧。”

  “怕什么?”

  她像是说给郭槐听,又像是说给跪在面前发抖的小太监听。

  郭槐跟着小太监去了赵祯宫殿,领了差事之后,便跟着包拯一同出宫。

  轿子并未将他抬往赵宁的公主府,走到开封府门前便停下来了,张龙撩起轿帘,大手一挥,道:“郭总管,请吧。”

  郭槐闭了闭眼,拂尘一挥,大步走了进去。

  到了堂上,无论包拯说什么,郭槐只是不认,更是巧言诡辩,一连几日,包拯与公孙策束手无策。

  在堂上站了几天的展昭回家跟赵宁说起此事,说他以往倒是小瞧了郭槐,重刑之下,咬人不认,这种心智,着实强上常人太多。

  赵宁听着展昭说起郭槐的事情,想起了刘太后那日在大相国寺与赵宁说的那番话,那日刘太后泰然自若,话里似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赵宁疑惑不已,铁证如山之下,刘太后又会怎么去翻盘呢?

  赵宁忍不住想起上一世的事情。

  上一世,包拯是夜里将死了个寇珠从地府放了出来,让她跟郭槐当堂对质的,这一世,是不是也是如此?

  赵宁并没有疑惑太久,这日展昭回来,便向赵宁说起了开封府的事情。

  公孙策找了一个与寇珠极为相似的女子,夜间来勾着郭槐说实话。

  郭槐一见之下,果然心惊不已,但又很快恢复了理智,察觉出那女子并非寇珠。

  人是有影子的,而鬼魂是没有的。

  郭槐当下便大笑包拯用一民间女子来哄骗于他。

  正当郭槐大笑的当口,一阵阴风扫过,展昭站在堂上,只觉得浑身发冷,寒气入骨。

  明明大堂里什么也没出现,郭槐却开始胡言乱起来,公孙策趁机将他的话记录了下来。

  公孙策记录完毕之后,那寒气森森的雾气中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寇珠心愿已了,如今终于可以放心投胎转世了。”

  寇珠的话让展昭颇有些感触,展昭讲完,便问赵宁:“你相信这时间真有轮回吗?”

  赵宁想起上一世的事情,道:“相信的。”

  她用了两辈子才跟展昭走到了一起,她如何不信?

  怨气太重的人,是投不了胎的。

  赵宁笑眼弯弯,道:“若是不能跟你在一起,我纵然死了,也不会瞑目的。”

  赵宁虽然在笑,但话里的果决,让展昭心疼不已。

  赵宁是极为喜欢他的,爱他甚于生命。

  这个事情,展昭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

  展昭揽赵宁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额头,轻声道:“傻瓜。”

  郭槐的状词被包拯呈了上去,赵祯看完之后,陷入了沉默。

  原来他的生母真的是李妃,而不是八贤王与八王妃。

  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视八贤王与八王妃为生父生母,也十分的孝敬刘太后,然而谁能想到,他的生母另有其人,在民间孤苦无依地过了二十年。

  而他倾心相待的八贤王八王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拒绝将此事大白于天下。

  更有甚至,他一直敬重的刘太后,竟是他的仇人。

  赵祯无力地坐在龙椅上,疲惫地闭上了眼,他挥手让包拯出去,他想自己静一静。

  时间的沙漏被重新倒置,太阳跌入云头,月色从夜幕中升起,悲悯地看着世人。

  赵祯睁开眼,道:“摆架金华宫。”

  太监们尖细的声音在皇宫中回荡,金华宫琉璃灯盏盏,刘太后和衣半躺,手里捧着一本三国志,带着鎏金护甲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翻阅着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