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陪着他的兵站了一上午的军姿,还会突然上去检查他们的手并的紧不紧,就差拉条线看齐不齐了。
午饭还是成才做的,慑于班长的威压,想趴在桌子上的三个兵吃饭都坐的笔挺,总算成才保留了他们的午休。
下午照旧,因为得到了休息,倒并不比上午难熬,所有人都回想起了噩梦一样的新兵连时光----他们都是因为那个时候表现欠佳才分来了五班。
令三个人庆幸的是他们晚间自由活动和看电视的权利还没有被剥夺,班长在训练的时候老板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训练结束的时候倒还比以前和气好说话了,甚至主动和他们讲了些特种大队老A的趣闻---听的他们有那么一丁点的向往。
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向往的,还不是每天训练,吃饭,睡觉。成才故意说的有趣也只不过是忽悠他们训练的时候别松懈偷懒。
作者有话要说:
成才第二次回到五班的生活。
第32章 第二章
(二)
这样枯燥的日子持续了五天,今天是休息日,成才本来打算赶早去团部看看伍六一---不出意外的话他的老乡应该当上了一连的司务长,这让他当初做了那个先跑向终点的决定以后少了几丝内疚。
可是五班来了人,他带来了一封附着信的汇款单和一个新兵,那是是红三连的新任指导员,姓徐名炎,成才本来不认识他,还是薛林介绍的,据说送成才来五班的指导员何洪涛已经提成了一营的教导员。
汇款单是伍六一寄的,他执意退伍,如今不知身在何方,成才塞给他的补品换成了钱,原封不动的回来了,伍六一的字和他的人一样刚正,他说:“当兵的都穷,攒点钱不容易,你的心意我领了,这钱还是得还你,我能挣。”
成才拿着汇款单的手轻轻颤动了一下,百感交集。相比伍六一,其实现在自己的境地真的不坏,不愧是钢七连的□□,铁骨铮铮到了这般地步,他还真是想不出伍六一当了司务长拖着一条伤腿去搬大白菜的情形,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只是他宁愿伍六一稍微学会哪怕一丝一毫的妥协,这个人怎么就这么倔呢他想起了自己终于没有吃进嘴里的五班的馒头,当时他就应该自己吃了攒点力气把馒头塞进伍六一嘴里……
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就像一连不能留下伍六一。
新兵叫小赵,认识了五班的荒僻之后,脸色已然发苦,跟在指导员后面怯生生的看着成才他们。
就连新指导员看着成才的目光也带着探究和同情---一个几个月之后被从特种大队退回到全团最没希望的五班的兵,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谈资,当然新指导员的涵养不错,没有当面问成才什么尴尬的问题,只是交代了几句便坐车回团部了。
成才领着小赵在驻地里转了一圈,把各项纪律都细细讲了一遍,下厨加了两个菜来欢迎新人。
老兵们军姿都站的差不多了,到了周一,成才看小赵站的也达标,开始训练队列,五个,不,四个人的队列---成才要在前面喊口令,说实在的有些傻,好在外人也看不见,不怕被笑话。
来了新兵的好处之一是,老兵们即使有心懈怠,总发虚不敢付诸实践,小赵很快适应了五班的生活,他闲暇时爱看书,从团图书馆借的,封皮都磨损的厉害的旧书。
这让成才想起了吴哲,大硕士来老A的随身行李里成堆的书,集训的时候全被没收了,他还为此抱怨了好一阵,后来训练太苦,发现带了也没时间看,才慢慢的不念叨了,当然,现在那些书早就物归原主了。
读书,挺上进的爱好,成才闲暇时也想过自己的未来,这一期满肯定是要退伍的,退伍之后,或许可以用退伍费去考大学---五班这么闲得慌,复习的时间倒是大把大把,他高中时数理化就都不错,到老A以后把差一些的英语(军事英语)也补起来很多,想到做到,成才抽空去了驻地附近的小镇上的书店,买了教材来自学。
练了近一个月的步伐和队列,五班的兵们精气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才开始带着他们搞体能,从最基础的俯卧撑,仰卧起坐,三公里开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锻炼身体,这是成才的理由,让兵们没法拒绝,成才一开始特意把标准定的很松,做的好了表扬,慢慢加量,练久了竟然一个个都达到了及格线。
后来成才把库房里落灰的器械搬出来搞了个小型障碍场,开始指导他们练习单兵战术,这个就更难些,军事技能考核从来没有五班的份儿,练习起来根本没有动力,还是靠着成才连哄带骗灌了不少热血鸡汤才坚持下来,不过他们倒是对各种战术手势挺感兴趣,平时无聊常常比划着玩儿,成才教了他们一整套,足足五十多个,居然一个个都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