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112)

2018-02-15 艾草

  “请陛下收回方才之言!”诸葛亮又是应声道。

  刘备深感无力。如果他现在有力气的话一定上前将这家伙一把掀起。然而他终是压下怒意,半晌,缓缓道:“孔明,过来,扶朕起来。”

  诸葛亮依然不动。

  刘备怔然片刻,叹气道:“朕想去外面走走,吹吹江风。还望丞相陪朕一起。”

  诸葛亮闻此,便起身上前扶起刘备。两人出宫缓缓而行。永安宫后正是接山临水,可眺望长江峡岸,山路上枝荫茂密,蝶舞花香,暖风吹拂,只是那子规悲啼,叫得人心中凄然。君臣二人搀扶着慢慢沿山壁小道而行,良久谁也没说话。刘备似乎精神不错,走了好一段路也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行到了面西的山侧,但见夕阳一轮,正挂在远山翠黛之上。江风吹拂,更令人神清气爽。

  刘备终于停了下来,君臣二人静静看着落日。片刻,刘备忽道:“孔明啊…”

  “是,陛下。”诸葛亮应道。

  但听刘备继续说了下去,竟是开始回忆从前:

  “那时,我刘备闻卧龙之名,足足跑了三趟隆中,见到的还是一条睡龙。谁知孔明出山后,与我夜夜同榻共语,综论古今,聊得开心,往往过了中夜才睡去。朕原来不喜读书,可自从得你如师如友,解说谈论,教我观其大略,我也渐渐享受起执卷漫读的乐趣。”

  “那个时候,我们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现在时移物换,我们有了江山基业,却说起了世祖与高帝。”

  刘备沉默了下来,不再言语,由诸葛亮扶着他,慢慢走着。直到一处转角,刘备忽然停下,指着诸葛亮身后,笑道:“丞相请看。”

  诸葛亮回头,但见长江万里,山峦迭嶂,而他们脚下几里处,零星散落着百户人家。炊烟袅袅,远远近近,升腾而上。夕阳遍洒,将这一切罩上了朦胧温暖的橘红光晕。直是如诗如画。

  “莫非,孔明眼中只有朕一人。竟看不见这世间美景,江山如画。”刘备笑道。

  “……”诸葛亮无语地看着自家皇帝,却见刘备忽目光一凛,恳切地望着他,一字一句沉重道:“朕深知孔明之忠,天地同鉴。也知你谦顺淡泊的本性。朕将你比作世祖,自然使孔明惶恐万分。”

  诸葛亮鼻中一酸,哽咽道:“陛下明鉴。”

  刘备望着远方万里山河,慨叹道:“然以私情而论,朕又希望看见你号令天下的样子。孔明之才华,只有更胜世祖,定将为天下带来从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诸葛亮摇头,正要说些什么,却听刘备道:“孔明噤声。你给朕听着就好。你不让朕说,朕以后就不说。但朕这只是想一想,你也不允么?”

  诸葛亮怔然,当下只能默然听下去。

  刘备握紧了他的手,道:“孔明与朕同生于乱世,我们都看见了千里荒芜,路有饿殍,人相食的乱世惨状。奸佞当朝,恶官压民。瘟疫,蝗灾,再加连年战乱,正是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当此时,休说礼崩乐坏,就是人们要有一口裹腹的粮食也没有。须知得天下者,当以民为本。岂不见桓灵之举措失当,而失天下人心乎?”

  “…阿斗这不成器的竖子有没有定性朕清楚。不求他有朕才能之十一。不做昏君已是万幸!你以后治国治军,须顾不得他。倘有一日因他之故致使孔明之才不得施展,甚或听信小人之言,逼迫于你…那时休说天下苍生不幸,朕亦抱恨九泉!丞相不见乐毅与伍子胥即为前车之鉴! "刘备凛然望着诸葛亮:“朕不需要你来告诉朕何为君臣纲常。然若卿做乐毅,我为昭王,你又置惠王于何地?你想写一封报燕王书,逃离汉国,让阿斗留下千载臭名吗?”

  “…陛下!”诸葛亮一时惶恐:“太子是臣教导长大,便无陛下之才具,也必不会如此!”

  “丞相天下奇才,唯有识人之明不如朕。”刘备冷然道:“还有,知子莫如父。在这个问题上,你必须听朕的。”

  “……”

  “丞相,朕如今要交付予你绝对的权力。你不能只做管仲,乐毅。甚至不能只做周公!必要之时,你当做伊尹,行废立大权!如此托付,方可震慑群臣,令他们知道,就连阿斗也得依靠你,废立以下的事情,谁也别想质疑丞相之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