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125)

2018-02-15 艾草

  “陛下。”

  刘备叹道:“你说…朕与孔明,可不正像那世俗夫妇。原是陌路之人,然经历过坎坷波折,琐屑沉闷之后,方知同袍谐作,死生契阔。才发现由此产生的依恋竟如此强烈,坚实而厚重。历经越久,越加确信情感心神之归依…”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朕曾想象过无数次,站在长安城上,迎候朕的丞相前来。那个时候,定将携孔明之手,同上城楼,眺望河山万里。我二人三顾佳话,鱼水之情,加以主明臣强,将有过于高祖与萧何,光武与邓禹。”

  “可是如今,等孔明登上长安城,他却再也等不到朕了…那时长安城上的他,又会作何感想?”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朕曾想过,命他剑履上殿,有如当年高祖萧何故事。可是孔明不肯。他说他没有萧何之功。是啊,朕也没有高祖之功业…却是委屈了他这个比萧何还要贤能的丞相…”

  “于是朕命他将乐竟随葬惠陵,持朕之止戈,征伐天下…待到平定天下,休兵息战之日,将朕迁葬长安,再取出乐竟,以礼乐教化万民。章武双剑,长存于世。乐竟止戈,永不分离…”

  “孔明之德,有如古之周公。温厚而聪慧。又似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其必可兴礼乐,振国家,抚百姓…使万民安乐,天下归一。”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然而…子龙啊,今故人凋零。以后陪伴在孔明身边的故人,只有你一人了。你能不能陪伴他走到最后?你看这天下,为乱为祸的伪君子不知有多少,而遂定北方,领土广大,富有九州。而孔明他,要守着这一州疲敝之地。蜀道千般险阻,粮草转运艰难。待到他千辛万苦,翻越秦岭,纵有孙吴奇才,管乐之能,若无粮草,怎能施展?”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赵云不忍看刘备哀伤,于是他极力地安慰皇帝,笑道:“陛下,臣是廉颇,老当益壮。诸侯畏其勇而不敢犯我大汉。臣自然会陪着蔺相如走到最后,四方征战,永不相弃。陛下与丞相有鱼水情,臣与丞相有将相和。不输给陛下。”

  刘备为他一言逗得笑了起来。

  赵云走出永安宫,一步步往白帝城高处走去。陈到正在城上同诸葛亮并肩而立,想是正在商议军务。诸葛亮遥望险峻高峡,滔滔逝水,凉风吹起他宽袍广袖,有如仙人独立。可他为了铁一样坚定的誓言,为答知己,决意背负起一个风雨飘摇,战后国力大损,三面强邻虎视逼压着的,倾危的国家。尚要领兵北上,以复故国。

  忧思壮难任,风飘无止时…

  赵云一向视诸葛亮如弟。可在这之后,诸葛亮只能是弘毅沉稳的大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独掌国政,阿斗必会事无巨细听从于他…这是何等尊贵威严,又何等孤独!

  陛下常言,孔明是水。赵云也曾见诸葛亮笑着回道:“主公是山。有山有水,才是人间。”

  是啊,江山,江山…有江河海水,又怎能没有高山。若无高山,何来泉水。刘备仁者乐山,诸葛亮智者乐水。如今水少了山的屏障,任由狂风吹拂,便是真正的风飘无止时。丞相想要再有一个坚定如山的天子给他依靠,作他的屏障,为他挡住风雨…也已是不能了!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赵云心想,古圣人所说的真正的君子,真正的智者,仁者与勇者,他终于看到了。但他没有料到,在这贯彻天地,大智,大仁与大勇的英雄气之后,更有不尽的欢笑血泪。承诺与思念将萦绕纵衡,如这绵延山峦,滔滔江水,永无绝期。

  33. 伯牙弦绝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刘备昏沉之间,恍惚梦见了十六年前,在新野之时。那时他们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文士不过孙乾、麋竺、简雍。还有…诸葛亮。

  那时的孔明…真是年轻啊。二十六岁的年纪,在他们看来便是个孩子。可这般年纪,已是如此沉稳明慧。料理内政,井井有条。杀伐决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孔明当时身着他所赠的羽扇纶巾,刘备几乎怀疑这是上天赐给他的白衣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