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讶然抬头望着自己的帝王。只见刘备指着窗外苍天:“岂不闻人死之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丞相性情谨慎,多思多忧。故朕赐丞相今后在国理政,扶保社稷,见天地如见朕面,勿得忧伤。在营治军,统率士众,见刀枪剑戟,章武之剑,如见朕身,勿得忧劳。”
“…朕之神灵永伴卿侧,卿当不忧不惧,食宿精心,善保自身,延年千秋。以兴汉室,以奖王师,以称朕意。”
诸葛亮止不住泪下:“臣…领命。”
魂归于天,形还于地?亮明白了,既然陛下将化归这天地江山,那臣定会倾尽余生,以护社稷太平……
32. 我之怀矣
赵云来到寝殿时,发现刘备躺在龙榻上怔怔望着屋顶,独自唱歌。这个喜音乐的习惯,一直也没有因为他生病而改变。
赵云默默走近,坐在榻下倾听。
刘备吟唱的是一首《邶风。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刘备反复地吟唱着。这本是一首思妇怀念远征的丈夫之歌。妇人以雄雉比喻其品德温厚的夫君。赵云心想,诸葛亮之生肖,恰是属鸡。刘备今吟此曲,当是在思念自家丞相无疑了。何况他在十年前也曾听过刘备吟唱这曲子—
彼时诸葛亮与他同张飞入川分定郡县,定白帝、江州、江阳,后与刘备会于骆城。就在骆城外大营辕门,刘备率领诸将亲迎诸葛亮到来。但见这位三军主帅一身戎装立于辕门之外,笑而张开双臂,高声吟道:“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卧龙啊卧龙!你不是有双翼可遨翔天际!如何让孤日夜思念,一番好等!”
欢愉的气息,感染得在旁的将士们都笑了。诸葛亮羽扇纶巾,快步而来,笑容满面,亦难抑喜悦之情,却在距离刘备两步开外停住长揖为礼。那汉左将军是爽朗惯了的人,哪里忍得住。两步上去一把扶起他,随即将人抱住,用力得连诸葛亮这样高大的人也喘不过气来。
赵云领教过这种拥抱多次—那是历死归来的同袍之间经常给与彼此的拥抱。诸葛亮笑了一下,抬手回抱住自己的主君。分别经年的思念,不言而喻。
两人分开后,诸葛亮同样笑而以诗作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亮祝愿主公,早日取成都,北上汉中,挥师长安,以兴汉室!”
此言豪情万丈,正气浩荡。一时士众山呼,三军同庆。诸葛亮、赵云、张飞所率二支军队,至此顺利与刘备会师骆城。进围成都。
成都初下,劳苦众将奔府库分取金帛财物。至庆功宴欢庆之时,独不见诸葛亮。大家过了好久才想起来诸葛亮不见了,纷纷询问。刘备倒似一点也不着急,面对众人询问只是微微一笑,自转身而去寻人。赵云好奇起来,便跟在后面。
只见刘备完全不用想,直奔宫室档案库。也毫无意外地在那里看到正在阅览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并细细整理的诸葛亮。
以往,灯下专注的孔明总是让他舍不得打扰。但今日不太一样。刘备扯开了嗓子,大笑:“萧丞相!萧丞相!孤的萧丞相!”
一言既出,知道萧何故事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眼前的诸葛亮,活脱脱是一个初入咸阳的萧何。刘备来到案前,对诸葛亮伸出了手,而诸葛亮也毫不犹豫地放下竹简,将手放在军人粗糙的掌心中,感受到上面从未退掉,又因冲锋陷阵新磨成的剑茧。
刘备拉了他就走:“走,庆功去。”
“主公…”
“众将等着为你庆功。”
“我是说…”
“孔明,你今晚不是萧何。”刘备认真看着他:“孤的大将军,孤的乐毅。”
赵云怔然看着那君臣二人。就在不久之前,诸葛亮还曾亲自领兵攻打那固若金汤的白帝城,即便身中一箭,也没有停止攻城。赵云始知,出将入相,莫过如是。
但见诸葛亮微笑起来,容光焕然:“…我的大王。”
难得见诸葛亮如此坦白心思,刘备的眼睛因为狂喜而亮起火焰,燃烧起来的热度彷佛能灼人。
此时的白帝城永安宫中,赵云坐在榻下思忆往事。而榻上唱歌的刘备却在想着未来。他良久方停了歌声,望向赵云,叹道:“子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