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且说当天晚上,是东征前夜。刘备自来爱恤士卒,与众同甘共苦。自是不愿呆在宫中,反而去了军营里,留在营中用晚膳。这样一来,文武群臣也跟随,一时军中群情激越,博弈划拳行酒令无所不来。幸得丞相说了明日要行军,下了禁酒令,命以茶代酒,否则士众欢愉之下不知会如何喝了个东倒西歪。
诸葛亮尚有事务要忙,在军营中用完膳便欲离席而去。岂料起身时却接到侍者递来一简牍,只见是刘备字迹:
朕与伯牙多日未曾小叙,梦里梦外,甚是思念。
望卿抱琴入宫,与子期重温高山流水之欢。
“……”
默然抬头,只见自家陛下在席上正自同马良言笑晏晏。
诸葛亮回至府中,料理公事。眼见月上柳稍,便命备车入宫。入得宫禁,诸葛亮解剑脱履,来到刘备寝殿前。秋夜正凉,秋月正明,水天一色。隐隐有琴声传来。诸葛亮即命内侍勿得入内传知,自立于阶下侧耳倾听。
抚琴之人,奏的是一曲《流水》。琴技平平,然心神如一,意态坚定,竟亦能将心绪融入琴声之中。弹琴者能为此之人不多。刘备就是其中之一。
而《流水》之曲,描绘山涧流泉,汇聚成溪,终入河海,本来舒缓闲适。可此时由刘备奏来,竟有一股悲愤之情萦绕不去,隐隐听得几分流水呜咽之声。
死别吞声,生离恻恻。抚琴人之意,大抵如此。但听幽咽泉流,如黄泉之水,下滩忘川…水泉冷涩,而琴弦凝绝…
啪--
凝绝不通,琴声暂歇。想是悲伤已极,琴不能受,竟尔断弦。
诸葛亮怔然于原地。直至闻得寝宫内脚步声,方才叩拜于地。
刘备上前扶起自家丞相,温声笑道:“水镜先生尝言,琴弦忽断,必有英雄窃听。我便知是我的孔明到了。”
“陛下自己便是英雄,此曲甚悲,弦不能受,故尔断裂。何必亮窃听?”诸葛亮答道。
刘备摇头而叹:“朕长年鞍马,久不操琴,下手不知轻重,弄断琴弦。且奏曲全无章法,教师襄子笑话了。”他说着,笑看诸葛:“在孔明面前抚琴,其如荆州百姓所言,如在云长面前耍大刀…”他不自觉脱口而出,想起关羽,忽而收声,悲痛不能言。便不再多说,携着诸葛亮之手入内。
刘备按着自家丞相坐于榻上,君臣二人笑而对望半晌,刘备笑问:“丞相,朕若不召你入宫,是不是又要忙到午夜?”
诸葛亮安然答道:“陛下年事亦高,更戒悲痛伤神,且宜自制,无需忧臣。”
刘备握着他手,笑叹了口气:“…朕离开都城后,你就把秦学士放出来吧!”
诸葛亮微微一怔,笑着点头。只见刘备笑看着他:“丞相有事瞒我?”
“臣怎么敢。”诸葛亮笑道。
“你还有什么不敢?”刘备笑骂。片刻后叹了口气:“虽说现下百姓安定,夜不闭户。可你身为一国宰辅,大战在即,就这样随随便便自己跑出去在街上晃,若是有个万一你教朕怎么办?好歹也带上几个亲随啊!就你跟季常两个,遇上刺客是他保护你,还是你保护他?遇上个平常的还好,若遇上真的高手,章武再锋锐也得催折!”
诸葛亮笑道:“什么也瞒不过陛下…敢情陛下偷偷派人跟着臣。”
刘备笑道:“丞相真会自作多情。还真当朕干得出派人跟踪这等事。”
诸葛亮笑道:“是了,臣自作多情。那肯定是陛下在臣身边安了眼线。”
“不瞒丞相。”刘备笑道:“朕把这成都周围甲兵三万虎符都交给你了,就怕朕一外出,你关起城门,拥兵自立。所以早派人暗中盯住丞相…”
“…陛下困了。”诸葛亮面无表情:“臣请告退…”说着便要起身。
“还想走?”刘备握紧他手,冷笑:“丞相不想知道是谁出卖了你吗?”
“是谁?”诸葛亮笑问。
“林管家。”刘备淡淡道:“你不用想着回去治他。你回不去了。朕今夜就在宫里处置了你。”
诸葛亮含笑:“臣今知必亡,还请陛下念臣昔日功劳,许我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
刘备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家丞相,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要求这么多…教朕好生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