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深深一揖,继而专注看着刘巴:“令君身体可康健?”
刘巴微微一笑:“偶染风寒,教将军见笑。”
诸葛瑾摇摇头:“恕我直言,令君此疾不似偶染风寒。还要多加调养保重才是。”他说着转向刘备:“陛下,骄兵必败。愚愿陛下思之慎之。孔明曾说江东国险而民付。您不听瑾之言,也想想孔明的话。”
刘备一面扶着刘巴回座,一面道:“孔明的话朕岂能不记得。想当年项羽不也是国险而民付,后来怎么样啦?”
众将大笑声中,冯习笑对诸葛瑾道:“将军别再跟陛下作口舌之争。你说不过陛下的。”
“在下前来,自不是想与陛下作口舌之争。不过提醒陛下。”诸葛瑾平静道。
刘备笑而点头:“很好,很好。求和还可以如此气势逼人。子瑜真可谓国士无双,君子如玉,不卑不亢…跟孔明真像。可惜,这美玉被不懂爱惜之人掷于阵前,欲令其手足相残…想来和氏之璧,价值本来胜过蔺相如的头颅…”
众将闻此皆是一凛,心想这陛下到此也不忘讥讽离间孙权与诸葛瑾君臣之情。虽说是君子仁爱,可也是无毒不丈夫。况这自比秦王的霸气…当真也只有刘备能当之。
但见诸葛瑾摇头道:“我是自请驻防前线的。我就怕孔明亲自来了,别人下手不会手软。若我自己来,还会放心一些,又可兄弟相见。”
“子瑜这话,朕不信。”刘备笑着摇摇头:“你们兄弟二人,忠心事主,屏弃私情。从来都是先公后私。别人我说不好,也许他们碍于你的情面,不肯杀孔明。但若两军阵前,让你射杀大汉丞相,你绝不手软。”
诸葛瑾一怔。但听刘备又笑:“朕怎么能让你们手足相残。何况你们两个,都是白璧无瑕世间稀。哪一个损坏了,朕都要心疼死的。”
诸葛瑾含笑一揖:“谢陛下爱惜之意。”
刘备逼近一步:“子瑜啊…依朕看来,孙权把美玉看得比蔺相如还重。你…别做蔺相如,做美玉吧。朕让孙权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怎么样?”
众将皆惊。刘备此言,是要扣住诸葛瑾…?天啊,当真如此…还不知会如何。只怕南郡忽失主将,军心一乱,汉军可趁机攻打夷陵。真也不失为好计。可这诸葛子瑜…
但见诸葛瑾笑而摇头:“陛下怎这样高看瑾。孔明才是和氏之璧。我主定然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取孔明。”
“不成不成。”刘备摇头道:“一百座城池给朕,朕也不换!”
“瞧瞧。”诸葛瑾笑道:“七个瑾才抵一个孔明。陛下要我做什么嘛!”
“朕一见你就喜爱,跟喜欢孔明是一样的。”刘备笑道:“都是美玉,朕不会厚此薄彼的。”
帐中所有人都大笑起来。纷纷嚷着诸葛瑾留下来。
诸葛瑾摇头微笑:“陛下,孔明当年至江东,我主虽喜爱他,也没有强留孔明。陛下安可以怨报德。”
“朕这不教以怨报德。”刘备撇嘴:“朕这叫慧眼识金,高祖之风,知人之明。孙权没慧眼,项羽之风,又不识人。要朕来说他当初就该强留孔明。”
“哈哈哈…”众将都是忍不住笑出来。心想陛下这强词夺理实在无人可及。
“……”诸葛瑾默然片刻,显然也有些被刘备的厚脸皮震撼了。半晌才道:“陛下,玩笑到此为止吧。瑾虽不才,还知古人忠义之道。既为白璧无瑕,岂有事二主之理。陛下必要强留,愚当效蔺相如,请以颈血溅王衣!”
诸葛瑾说罢,退开数步。手握剑柄,昂首望着刘备。众将皆大惊,纷纷拔剑在手。
…这诸葛子瑜是疯了么!一介文士,妄想刺杀行伍出身,勇武过人的刘备?!只怕近不得刘备之身,便得死于帐中众将万刃之下。
但见刘备站在那儿望着诸葛瑾,不为所动,也没有拔剑的意思,片刻后缓缓笑了:“孔明曾说,他会击剑,皆是兄长所教。朕也好奇,孔明剑术究竟如何?”
诸葛瑾冷然道:“陛下想看孔明剑术,愚现在就可让陛下一观。”
刘备温声道:“子瑜,莫逞匹夫之勇,大汉天子今日击杀南郡太守,绝无手软。”他转而望着帐中诸将:“都解下佩剑!无朕之命,不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