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65)

2018-02-15 艾草

  光武帝遣伏波将军马援领兵四万征讨。次年二月,军至临沅,相单程趁马援行军日久,人困马乏之机,进行夜袭,中计陷入援军重围,被迫退守沅江清浪滩北岸。马援军驻扎沅江南岸壶头山一带。相单程凭清浪天险据守数月,马援望江兴叹,一筹莫展。

  时值盛夏,天气酷热,汉军不服水土,军卒染疫疾死者大半,马援也病死军中。监军宋均恐军心浮动,假借皇帝诏令,任命司马吕种为沅陵长,持“诏令”与相单程谈判议和。相单程考虑到五溪黎民,同意罢战。和谈成功后,相单程被宋均设计诱杀。

  此刻马良面前的蛮将,身为相单程后人,既失去先祖王位,亦对沙摩柯亲近汉帝之举不满。他与马援原是世仇,见了马良更是想起这代代流传的往事。只见他一举手,蛮兵簇拥而上,将马良三人又推又拽,往前方吊脚楼而去。两名羽林郎意欲拔剑抵抗,即被马良喝命阻止。

  蛮兵们将马良三人关入吊脚楼,派人看守。堂堂汉使,此刻俨然成了阶下囚。

  三人在室内怔然片刻,两个羽林郎颓丧地坐倒在地,然后抬眼绝望地望着马良。只见马良正推开窗户,让阳光照进来,而后指着窗外山头:“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山吗?”

  兄弟二人摇了摇头。马良微微一笑:“马援征诸蛮,病死壶头山。那便是壶头山。”

  马援为东汉开国功臣,助光武帝征战四方,平定天下。堪称最优秀的将才,被封为伏波将军,新息侯。可惜后因女儿当了皇后,马援身为外戚,竟不能位列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

  马良望着窗外蓝天苍云:“马援当年觐见光武皇帝时,光武帝问他的志向如何?马援答:‘男儿当勇征四方,死以马革裹其尸而还矣!’”

  “良亦深为其壮语所感。而其老当益壮,年近七旬尚且为将征讨四方。曹孟德所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的正是马援!”

  羽林兄弟一听,不由心中豪气顿生。安国叹道:“我们二人虽是久战沙场,可这勇气胆略与一腔豪情竟不如身为文士的侍中。”

  马良微笑道:“马援年已七十,尚且来征五溪。何况我等方当壮盛。”

  安国笑而点头,又叹:“侍中真不是马援将军的后人?”

  马良摇头:“马孟起将军方是马援后人。”

  安民低声道:“如果马将军没有病倒,陛下一定会派他领兵跟侍中一起来。我们两个保护不了侍中…”

  马良摇头:“是我陷你二人于险境。”他环顾室内,捡起弃置一角的弦鞀。这想来曾是有人居住的旧家,而今弃置于此。倒成了软禁俘虏的地方。连东西也胡乱堆放着不曾收走。弦鞀只有三弦,蛮人于庆典时用以歌舞弹唱。马良虽只习过七弦琴,然而天资聪敏,这弦鞀又幸而不曾毁坏,他弹拨几下,便摸准了各音位置,调好了弦,轻拢慢捻之间五音齐备。羽林兄弟困惑地望着马良,心想侍中此刻竟还有雅兴摆弄这蛮人乐器吗?

  只见马良回头对他们一笑:“丞相曾对我说,不只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云水火。即使一张瑶琴,运用得当,也可退千军。今蛮人不信汉使,我弄琴不如弄此弦鞀。”

  “……”您就糊弄我们吧。兄弟二人无奈地对看一眼。只见马良抱起弦鞀,走到窗前,面对着壶头山长跪于地,朗声道:“伏波将军在天有灵,请佑我大汉,助良此行成功收复武陵,以佐陛下匡扶汉室!”言罢深深叩首。

  羽林兄弟惊讶之余,也一齐跪了下来,一同祝祷。

  马良起身坐于窗边,拨动琴弦。欢愉而古老的曲调便流泻而出。羽林兄弟本来想着马良所奏之曲必然高深。不料弹的竟是众所周知的《下里巴人》。待得奏过一遍,曲调反复之时,马良便吟唱起来。可他二人竟一字也听不懂。

  没有想到,马良非但能说蛮语。还能以蛮语吟唱五溪蛮的祖先—巴人的歌谣:

  生活在五溪的人们啊。我听说你们是巴人的后代。

  你们可知道先祖的故事吗?

  你们原是伏羲氏的子孙。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巴人帮助周武王,讨伐无道的商纣。

  他们跳着巴渝舞,是善歌舞,骁勇善战而又睿智的民族。

  周室衰微,巴人为楚国所逼不断西迁入蜀,就像东吴现在压迫你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