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点头:“大都督,你已治好了瑾之心。”
“治好你的忧国之心?”陆逊笑而上前,按着诸葛瑾肩头:“可我治不好你的郁结之气。”
诸葛瑾默然。他为马良所谋,致使他得入武陵,策反荆南三郡。如今荆州风声鹤唳,大半不复为吴所有。虽然孙权相信他,也并没有斥责于他。然他内心怎能不觉愧疚。再者,马良自来如他的幼弟那样,二人情好亲密,虽说两国交战不念私情,可马良的狠绝仍令他彻底寒心。三者,自家长子恪儿私自跑去成都,不曾知会家中,而是直接禀告孙权。这个刚愎自用的孩子!还要让他这老父操多少心…!
“我们会胜,荆州会收复。恪儿会回来的。等他回来,我会好好教导他。”陆逊按着诸葛瑾肩头,坚定道:“至于马季常,望你能放下。”
诸葛瑾仰头看着他,终于绽开一丝温然笑意。于是陆逊笑道:“恪儿那掩不住的锋芒才气,倒是跟诸葛亮有些像。可你弟弟究竟不如你这般君子如玉。”
“这…”诸葛瑾垂头一笑:“季常也这样说。”
“……”陆逊沉默片刻,道:“子瑜,我即刻奏请至尊,调你回武昌。”
“不。”诸葛瑾站了起来:“伯言!连你也不信我?!”
“不是不信。”陆逊叹道:“子瑜是重情之人。”
“两国交攻,岂念私情!”
陆逊意味深长地望着诸葛瑾良久,最后终于轻笑了出来:“子瑜温厚长者,对外言行如一。对自己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我身为大都督,为三军司命,但医不了子瑜心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这里备有庆功用的好酒,先开来与子瑜同饮了吧?”
9. 大火西流
乱山空北向,大火已西流。
遗恨三分国,英雄百尺楼。
--《元。陈孚。谒先主祠》
无垠夜色下,汉营中一团团的篝火,与天上繁星相映成趣。下弦之月高挂东方苍穹,彷佛在静静聆听营中此起彼落的悠扬歌声,与不时传来的汉军士卒与蛮兵欢声笑语。
沙摩柯所带领的一万蛮兵已于白日抵达秭归。顺便带来了一个令刘备君臣皆喜极而泣的人—廖化。他在累月的疲惫逃亡之后,此刻安卧在汉营帅帐,他的主君身边,享受劫后余生的安眠。
刘巴此时亦坐在帅帐中,陪伴他的君王。他犹记得白日里沙摩柯来到之时,刘备以庄重盛大的军容欢迎这位蛮王,并亲自至辕门迎接。自高帝以来,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位蛮王,能受大汉天子如此礼遇。沙摩柯豪迈爽朗,语笑不羁,与宽容爱士,江湖豪气的刘备相谈甚欢。最后沙摩柯笑问:“陛下谈完戎事,口口声声只问你家马侍中,足见爱士之心。可知我还给陛下带来一个死而复生的至亲之人?”
刘备笑叹:“朕一生至此,历尽生死别恨。却有何亲人兄弟,再可复生?”
沙摩柯大手一挥,手下蛮兵即领命而去,不多时带来一人,身着蛮人衣衫,却束发着帽,形容憔悴。后面跟着的老妇亦着五溪妇女服饰,涕泪纵横。刘备一见,心神俱震,快步离坐下来,紧紧抓住那人双肩,盯着他半晌。一时帅帐中诸将屏息,静得连一根针落下也听得见。直到廖化爆发出一声兽类般粗砺的啜泣—
“陛下…!!”
刘备紧紧拥住了身着蛮服,劫后余生的老友。汉天子苍老的脸上早流下两行泪。大力的拥抱使消瘦的廖化几乎喘不过气,但他仍用骨瘦如柴的手回抱着刘备,又哭又笑。君臣一时相拥而泣。
帐中诸将无不悲感,沙摩柯与诸蛮将亦看得惊讶不已。只见那二人好不容易止住泪水,刘备拉着廖化,坐在帅位上,细述别后之事。
廖化为关羽主簿。荆州失陷后,吕蒙迅速平定各县城。荆州汉置官员,或降或死,几乎无一得免。时已传出廖化死讯。不料他是诈死,由老母带着棺木,昼夜兼程逃往武陵。中间路途遥远,母子相依为命,历尽艰辛,东躲西藏,流落得与乞丐流民无异。最后终于在武陵等来了马良。马良曾与关羽同守荆州,更与廖化同乡,见了廖化亦是喜出望外,便与沙摩柯言说,使廖化随蛮军前去秭归。
刘巴此刻静静看着坐在榻侧的刘备。但见廖化梦中都还紧紧握着刘备之手不放,胡乱说着些梦话。刘备不禁叹道:“元俭这数月来,不知受了多少担忧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