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和赫敏对视了一秒,赫敏站到了他身边。
“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在你身边。你知道的吧?”罗恩问。
我说不出话来,只得点了点头。他俩并肩离去,几乎像是手牵着手,但我知道他们没有。
斯克林杰已经走到了我面前,影子投在我身上,他面孔线条冷峻,满身威严,身经百战。我抬头直视他的眼睛,露出微笑。
(第一部完)
☆、混血王子部分完结说明
至此混血王子部分完结,共十三万余字,从第一章上传起三个多月来我平均每天都花五小时以上写作。因本文采取了代入感较强的写作方式,相当耗费心力和影响心理状态,所以在开始写死亡圣器部分之前我会停更一段时间,写些其他东西调整心情。在此先给期待后文的读者致歉。
可能会有人觉得失望,总的来说剧情并没有什么大反转,折腾了这么久,邓不利多还是这么死了,结局似乎跟原著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我始终觉得原著的很多情节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对家人的悔恨驱使邓不利多一时疏忽戴上了戒指,他花了一整年来谋划自己的死亡,一定是将所有意外都计算在内了,我不认为我有能力去改变它。
争议很大的一个变动是斯内普提前透露了伏地魔的灵魂碎片寄存在哈利身上的信息,对这一处理我其实颇觉歉意。我对至死不渝的爱情并不是很感冒,对我而言原著斯内普所为最可敬的一件事是他推动了哈利的赴死,伏地魔不被彻底消灭灾难就不会真正结束,斯内普在这么多年之后终于真正理解了莉莉、邓不利多和哈利等人共同追求的东西,将它置于个人的生命与情感——包括对莉莉的爱——之上。但本文中这点被我改掉了,他选择了违背邓不利多的指令提前将之透露给哈利,差点就导致了她的逃走。我可以直接告诉大家这个改动和任何复杂的阴谋都毫无关系,只是斯内普想给莉莉的女儿、自己一直保护的孩子一个机会。大脑封闭术的授课方式就决定了它的影响不会是单方面的,文中也提到斯内普是当下最了解哈利的人,他深入哈利的头脑,不仅看到她勇敢、无私的一面,也看到她的恐惧和求生欲,他从哈利在面对马尔福时黑暗的念头里看到她有多想活下去。邓不利多布好了局,哈利固然可以怀着希望心无旁骛地去消灭魂器赢得战争胜利,但同时,邓不利多也保证到了正确的时候哈利会别无选择只能牺牲自己,就像原著中所写的那样。因为他明白哈利是哪种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哈利不会选择其他道路。斯内普一开始得知邓不利多的打算是相当愤怒的,他透露这一消息一定程度上也是冲动之举,在时刻到来前就将真相揭晓,给哈利一个选择求生的机会,哈利也确实几乎这么做了。英雄总是在牺牲,但我从来不认为牺牲是件那么理所当然的事,不管是牺牲自己还是别人。让更多人活下来没有错,但生命不是能完全用数量来衡量的东西,没有任何人应该为别人去死。一个无辜孩子的生命和巫师界大众面临的风险,作何取舍都不会完全符合道义和人性。我最敬佩邓不利多的地方正在于他能作出艰难的决定,同时他真的在乎那些会为他的决定而左右的生命。
我颇喜欢的一篇同人里哈利和邓不利多有一段关于守护神的对话,其中一句是这样的:“你教我如何有足够的信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召唤它。”这正是我所构想的邓不利多对于哈利最大的意义,也是他能用自己的死亡留下哈利的原因。
有个很有趣的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个对本文剧情起到最大作用的角色,他把哈利气去厨房进而导致她发现了有求必应屋的秘密,造成罗恩中毒事件推动了罗赫感情升温,还让哈利与阿尔文三观的不同得到了体现,等等。没错,他就是那位让哈利在选拔赛很是威风了一把的炮灰男孩——里昂·格里芬。捏出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让他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结果除了推动剧情展开他在文中几乎都没有什么其他戏份了,我可能应该给他加个鸡腿。
总之感谢一直以来支持这篇文的读者,希望哈利接下来的道路上还有你们的目光。
最后我还想说:
请给我评论。
请给我评论。
请给我评论。
(鞠躬)
☆、第四十章
我躺在陋居阁楼的行军床上,这次隔板那头的人是赫敏,她睡觉时很安静,因而这一小片空间里只剩下了食尸鬼单调的哼哼和敲打声。韦斯莱夫人原想让我们中的一个和金妮一块住,但由于赫敏和罗恩拒绝向任何人解释他俩分手的原因,此前一些风言风语又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其他人耳朵里,再加上他俩都显而易见地因此情绪低落,赫敏和金妮——事实上是韦斯莱一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尴尬就不怎么令人奇怪了。而对我来说,比起应付金妮的旁敲侧击,跟赫敏和一只食尸鬼挤阁楼显然是更好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