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村居闲话_作者:半夏泻心(43)

2018-01-25 半夏泻心

  腰间环着的双臂更紧了些,申浩川半个人压在吴非身上,阴沉沉地在他耳边回道,这不算多,那帮老头子还根本没当回事。

  你这……没事吗?我听他们说——

  他们?你听谁说了?又是听翰林院说的?

  你少乱想。吴非无奈地瞪了他一眼,我都许久没见过杨兄了。前几日交付校对书稿,听到侍郎大人与人闲谈,说又有人连连上奏,告三镇节度使以反事,朝中大人已十分恼火——

  呵。申浩川嗤笑了一声,讥讽道,十分恼火?所以就答应将驻守边镇的汉将都换成蕃人?怎么不干脆连同雁门关一起割给安禄山算了!

  你胡说什么!吴非回肘撞了一下申浩川,他却仍阴着脸道,对,那胡儿胃口大着呢,连中原也要得。

  少惹事罢,你也不是普通身份,明里暗里多少眼睛盯着。真要与你作对,这么些由头随便被人抓一个,你可怎么办……

  申浩川扔抱着他,不置可否地答道,我没事,你别瞎操心了。

  天宝十四载正月以来,本是暗流涌动的朝堂,又因各方势力投下的一点小小石子,变得更加激涌起来。一面有人上书直言三镇节度使反意已明,一面又有人奏报安禄山功勋卓著,理应再加封赏。宫中圣人之意亦难明,暗派去范阳探听动静的使者,回来后竟也大谈安氏竭忠奉国之事。申浩川的家族本就是有名望的北方将门,又自矜于苍云军的出身,与三镇节度使深仇难解,自不会放过一个击垮安禄山的机会。他本身性格激昂,雁门关的大雪只磨砺出了他的胆量和执拗,即便已在京多年,申浩川的奏表仍是一派言辞激烈,往往使人阅之不快。他本身职级不高,虽是将门之后,但多年来北方汉将势力衰微,家族的名号不仅不能给他庇佑,反而成为一种微妙的累赘。几番交锋之后,申浩川已不知不觉成为漩涡里的一个小小焦点,上司无缘由的责骂,同僚的讥讽嘲弄,不知何处而起的荒诞流言,这年的暮春到盛夏,吴非眼看着申浩川一天一天愈发暴躁起来。直至某日下值回家,眼见申府四周竟被金吾卫围了个水泄不通。吴非心下大骇,打听得说是申浩川与翰林院某人在掖庭附近大打出手,被罚禁足,先闭门思过几日,再听从发落。

  家里家外都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好在金吾卫中有人与申浩川有几分熟识的,知道吴非与他同住,好歹让他进去了。申浩川披着衣服坐在外间屋里,脸色黑得吓人,嘴角一块破了皮,横着几道血迹也没管。吴非又气又急,连骂他也骂不出来了,只好先拿了布巾和清水来给他擦脸。申浩川任由吴非侍弄,仍是阴沉着一副神情不动。哼,殴打文官,有辱官仪?这就是要拿老子开刀呢。

  ……你就安分几天吧,都这样了!吴非气得把布巾往申浩川怀里一摔,转身去倒水了。申浩川却抬头看了眼对面墙上挂的玄甲,咧嘴一笑,老子何尝怕过他们。

  申浩川在府里安分了两日,第三日晌午,不听劝阻要往外闯,与值守的金吾动起手来,打伤三人,被移至大理寺暂行关押。

  犯人押送他处,原本守在申府的金吾卫也纷纷撤去。吴非站在空无一人的院子中,当头晒着长安城盛夏毒辣的太阳,禁不住从头到脚一阵发冷。

  吴非费尽心力想打听些申浩川的消息,但一来秘书省本就远离朝政,二来他不是好交游的性子,偌大朝中也认不得几个人,实在难以知晓如今的状况。申浩川本就以出言不逊,执拗死板而出名,这下犯了事,也并没人报以同情之心,连带着吴非也受了好多白眼。只是听闻各种风言风语,说他一直被关在大理寺,还并没有发落,只是说话还那么难听,若是不改,只怕要关上个三年五载了。转眼已入仲秋,吴非好歹托人通融了几道关卡,花了不少银钱,才被准许去牢里看人。申浩川见了他,虽有一霎惊喜,但转眼又阴下脸来,硬生生叫吴非回去,别再来了。吴非看他脸颊瘦削,浑身脏污,心疼他在牢里受罪,几乎要掉下泪来。申浩川拉住他的手道,知道你受不了这个,才让你别来了。我没事,过不了多久,他们总要放我出去的,北边那胡儿忍不了那么久,他一敢有动静,我就重回苍云军,让他过不了雁门关!

  你……还说这个!

  呵,你等着看吧。

  然而世事总不如人意。长安城已许久没有三镇的消息,以前纷纷上书参奏安禄山的人也都噤了声。奇怪的流言又悄然漫起,称北方汉将不满胡人得势已久,几家氏族早已联手,造谣攻击三镇,扰乱朝局云云。吴非心下惶然,知道申浩川在牢里又要遭罪,死活托人通融要进去看他。前后去了几次,果然状况更加糟糕,申浩川虽至今仍是个“有辱官仪”的小小罪名,但进了大理寺,翻天覆地也不过一夕之间。吴非第二次来时,申浩川被用了刑,缩在牢房的茅草堆里一动不动,赤露的胸膛上血肉模糊,肋骨被打断了两根。看管的牢头不准吴非给人上药,吴非连连哀声求他,惊醒了申浩川,有气无力地叫道,你干什么,不准低声下气地求这帮龟孙……你出去,我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