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村居闲话_作者:半夏泻心(9)

2018-01-25 半夏泻心

  底下村民们倒是不懂长歌门是什么九龄公又是哪个,迷迷糊糊左看右看。还是前面领头的一个老汉赶紧说:“是,是,小民们以后都听从韩县尉的吩咐!”

  “对,听从韩县尉的吩咐!”

  大家一片纷纷附和。十二岁的丫头桃叶拉着她哥哥,问:“哥,刚才县官老爷说,韩老爷会唱歌呢?”

  “又不唱给你听!瞎操心!”

  站在他俩后面的吴非听见了,偷偷转过脸去,笑得差点背了气。

  衙役翻开了村里的名册,边喊边指挥着村民们按照顺序排好了。韩君岳在旁边席子上盘腿坐下,铺好了纸笔,衙役马上喊了第一个乡亲的名字,这家人赶紧背起粮食袋子和布匹,几口人围在韩君岳案旁,七嘴八舌地说:“老爷您看,这是沁州黄十五斤,这是翼州黄十斤,这是粟米二十斤……这个,这是绢四十丈,方纹绫四十丈。”

  韩君岳一面点着头道“好”,一面赶紧往账目上记下。本地粮食以谷米为主,品类繁多,家家都耕种有两三种,韩君岳虽提前做了功课,这一时听了这么些名头,不免还是有点晕乎乎的。好在旁边围着的衙役农夫都精于此道,几个人上来熟练地拆开口袋,抓起一把黄澄澄的谷子给韩县尉验看,确实是新收的上等沁州黄米。旁边又有人扯开一段绢,这家女人跟在后面指点着:“轻点轻点!这一匹是俺织的最好看的了,别给俺扯断了!”衙役报说这些绢绫合用,韩县尉又赶忙记上一笔,查点下来这户人家缴上的租税数目相符,一边等着的农夫劳工便上来将这些东西都搬运上车,韩君岳让户主来摁了手印,这一家的租税便算收讫了,几口人欢天喜地地谢了官老爷,腾开地方让下一户人家上来。韩君岳这边一阵手忙脚乱,县官老爷在那边跟村里几个富裕人家也聊得火热,这时候正两手抓着谷米仔细看来看去,“老爷您瞧着了吧,俺专门辟了一片地,把俺侄子从定平带来的谷子跟咱自己村里的谷子混着种了,嘿,这长出来的米就是不大一样!您看这个颜色,还带着点红,闻着也香啊,这一片地还比别的多收了两斗呢!”

  “好!好!”县官老爷凑上去闻闻这新鲜谷米,“这个种你可得留好了,明年再多种几亩……哎,这北边的谷子长得就是比我们这里好,可惜一直不怎么太平,本官得想个法子,把那边的好东西多弄点过来。你们知道不?听说西北边产的瓜特别甜,模样也好看,白生生又圆又大……”

  吴非按理排在这名单上最末一位,也就闲着跟乡亲们说话。县官老爷正眉飞色舞地介绍着哪地那地有什么好东西的时候,他蹭了过来,被人瞧见,“哎,吴兄弟,今年萝卜收得还多吗?拿谷子跟你换!再冷上几天,回家炖萝卜羊肉啊!”

  这一嗓子喊得周围乡亲们都哄笑起来,娃子也拍着手叫娘:“娘!娘!俺也要吃萝卜羊肉!”被他娘笑着打了一把,“跟你吴大伯要萝卜去呗!”吴非笑回道:“萝卜有得是!把你家两头羊都宰了,炖上一大锅,请全村乡亲们吃!”立时便有瞧热闹的起哄叫前一个人回家去宰羊,满耳里听得“宰你家羊!”“杀你家母鸡!”“阿大家的猪仔怎么不吃!”县官老爷丢了两手的米过来,吴非看见了,忙先作了个揖,听他呵呵笑着问道:“你这萝卜真是越种越出名了啊?”

  “托老爷的福,乡亲们说笑罢了,哪有这么厉害的!”

  韩君岳忙得一头是汗,恍惚听见不远处一阵哄闹,抬起头来看了看,只一眼看见了吴非跟几个村民站在那里笑得前仰后合,不知道有什么稀奇事情,又赶紧低下头来记账簿子了。再远一点,刘家的小娘子带着家里奴仆和小叔来了,她家自己推了一辆小车,装了好几个粮食口袋和绫绢。几个围着说话的娘子看见了,赶紧上去瞧着,七嘴八舌地要看人家新裁下来的绫子。“啧啧,这可太好看了!都说俺家香丫头织的布好,你瞧,哪能比得上这个啊!”

  “哎哟姑姑可别这么说,臊死俺了呢!俺哪有小香妹妹手巧啊!”刘家娘子笑着连连摆手,“人还这么多!俺特意晚出门了呢……”

  “嘿嘿,新老爷来收租子,大家不是都想多瞧两眼嘛!”

  “新老爷旧老爷,还不都是收咱们的粮食,有啥不一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