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同人)曲中仁_作者:听者焉知(89)

2018-01-25 听者焉知

  无忌满腔恨意顿消,欲要去瞧瞧杨逍伤势,只是两条腿犹似灌铅,有千斤之重,无力行走,眼睁睁望着杨逍额头鲜血,一滴滴落于地上,渐渐汇成一汪小泉。无忌长叹一声,闭上双眼,涩然道:“罢了,罢了,起来吧,我允了。”屋内众人喜盈于色,高呼万岁,声音远远传了出去,只听甲冑铿锵,山呼震地。

  众人疾行趋前,各依身份回归本位。张潜光挣扎着下地,向无忌和俞莲舟磕了个头,也退出屋外。无忌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凄然道:“天下万物,最毒不过人心,千防万防,内贼难防,这是他要教我的最后一件事。为了这帝位,大家互逞凶杀,死伤无数,韩林儿被害之后,不悔妹妹随之自杀殉夫,我终不能坐视天下重归于乱。”说到后来,声已转哽。俞莲舟知道,无忌话中的“他”是指杨逍,杨逍之于无忌,如师如父,又是枕畔心上的人儿,这数十年间,藉着无忌的名头,做了许多大违无忌本意之事,与彼相较,此刻不过牵连更大而已,无忌或有不满,但以无忌性格,杨逍再狡言相欺,二人定不会大生嫌隙,再起波澜。

  无忌长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向着俞莲舟稽首行礼,道:“俞二伯,自此官民殊途,相见难期,盼你们多加珍重。从今以后,世上再无张无忌这人。”数滴泪珠,落于尘土之中。

  俞莲舟吓了一跳,连忙扶起,道:“你怎可行此大礼,该是我给你行礼才对。”无忌凄然一笑,道:“不会再有人了。”抱了抱俞莲舟,昂首而出,再不回顾。

  庐外百官匍伏,鸦雀无声,俞莲舟看着无忌单薄瘦弱的身影行至玉辂之前,孤身登上车驾。旌旗蔽日,鼓乐喧天,金瓜对对,甲仗森森,一路向北行去。

  俞莲舟呆立良久,直至车马绝尘,返身进入草庐,踱步一间间的房子走过。谷中的书卷针药已随御驾运走,但无忌日常所用的衣服巾帕、饮食器具都留了下来,俞莲舟将之悉数收入无忌房中。卧室之内,红烛泪尽,红绿同心结系着的两个半匏仍仰覆在地,俞莲舟将半匏合在一起,挂在床头。床栏之上,爪痕仍新,俞莲舟伸手抚过,想象无忌当时满心欢喜,以为终身有托,转瞬便身中剧毒,疼痛难熬的凄凉景况,泪水终于忍不住,一滴滴的流了下来。

  俞莲舟在房中呆了一天一夜,次日日暮才有人前来敲门。俞莲舟开门看时,却是一个戎装将军。来人恭恭敬敬的道:“俞二侠,请用膳。”俞莲舟道:“你们是这里的守军?”来人道:“好教俞二侠知晓,蝴蝶谷乃龙潜之地,所以特设了卫所戌守。末将即是此地卫指挥使。”俞莲舟道:“这里以后怎样处置?”卫指挥使道:“这里要建离宫,过几天就有工匠过来了。”俞莲舟默然半晌,道:“全都拆掉?”卫指挥使道:“不是,左相特意吩咐,陛下旧居及医庐均保留不变。”俞莲舟问道:“左相?可是杨逍?”卫指挥使道:“正是。”

  明教千百年来受尽压迫,一直为人所不耻,自无忌出任教主以来,历经数次天翻地覆的大变,不但成了中原武林之首,更克成大汉子孙中兴的大业。只是所谓的天下大义,又暗藏了多少人的私心野念?到底是做江湖上的闲云野鹤快活,还是君临天下、拜相封侯更令人欢喜?蝴蝶谷隐居,是无忌仅有的安宁日子,杨逍狠心将之全部毁去,从今以后,无忌又能否再有人生之乐?

  俞莲舟想起无忌临去前的话语,问道:“是否已经议定新帝名讳?”卫指挥使道:“听说奏请了一个‘人’字。”俞莲舟讶然道:“人?”新君登位之后从请改名,是为免增加百姓避讳之苦,但“人”之一字,岂非牵涉更广?卫指挥使道:“是武皇所书的上‘一’下‘生’之‘人’。”俞莲舟忍不住出言讥笑,道:“杨逍想的好主意啊!”明教自武皇一朝传入中原,杨逍拟的这一个字,追忆先贤,抚慰无忌,用字既僻,意又深,可实在难为他了。

  俞莲舟在蝴蝶谷待了七天,第八天上,果见有士兵引着大批工匠前来,俞莲舟不欲再留,离谷回山。

  出谷之后,新帝登位的诏书已布示天下。俞莲舟看了几眼,惊讶更重,新朝定国号“明”,年号“白乌”,新帝讳“愍”。立吴国公朱元璋之女为后,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二人之女为贵妃。张潜光封“寿王”,藩地甘肃行省,殷野王封“临海王”,食邑余杭。崇明教为国教,明尊摩尼与真武大帝同为老子化身,武当明教一脉同源,封摩尼为“光明大慧具智摩尼光佛”,封真武大帝为“真武玄天佑圣真君”,授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