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法宪听贾赦如此一说,忙一拍手道:“唉呀呀,贾将军瞧我这记性,不过今日田军参还未将名册送还。贾将军不如我收到名册,送到您府上去可好?”
贾赦摇摇头道:“不敢劳烦宋大人了。宋大人诸事众多,我贾某只有这一样差事,我在这里等着便是。宋大人您去忙您的,不必在意我。我得了名册还要赶紧去户部等着批银子呢。您可不知昨日我去户部那个灰头土脸啊……”贾赦连连摇头。
宋法宪听了笑道:“贾将军此番可了解我们兵部的苦楚了。这要点银子实在是太难啊。”贾赦也在一旁连身附和,二人又东拉西扯了几句,此时正好那田军参到了,见二人将手中名册递上道:“大人,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们可是整装待发,就差这粮草了。还请贾将军多多体恤我们兵将。”贾赦点点头,将名册捧在手里翻开,匆匆扫了几眼便翻到最后,去查看总数,果不其然,今日这数目比昨日有涨,竟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着要四百五十万两。贾赦心说这一夜间便又生出六十万两,也不知是之前太过马虎了,还是自己对于其太好糊弄了,这可比赚钱快多了。
田军参见贾赦捧着名册不语,便道:“贾将军此事耽误不得,还请多费心思。”贾赦听了将名册一卷,冲二人拱手道:“却是如此,不敢耽误了。我这就去户部想办法批银子去。”
第二百五十五回
255
贾珍发愁分宗一事,正巧贾代儒登府议事, 贾珍心中生出一计, 因为这贾代儒辈份在贾府中颇高, 贾珍想借其辈份压一压贾赦。贾代儒被贾珍说动,领了这事, 只可惜连寻了贾赦两次,都没见到其的影子,这让贾代儒对贾赦更是心生不满。贾赦早就预料到定会有人来劝解, 便早早地去了览书阁躲清静, 白天又忙着去办差。
好容易今日拿到了名册, 贾赦瞅了眼名册上的总数,竟然一天之间比昨日又多了六十万两。贾赦心里都快骂开花了。这帮人真把自己当棒槌啊!贾赦也不多说什么, 面上仍带笑, 接过名册告辞兵部去了户部。忠敬王爷昨日承诺过今日拿着名册能批出二十万两银子来呢, 贾赦心想事不宜迟, 先将正事做了要紧。
拍马去了户部,贾赦琢磨哪位会是哪位熟人呢, 结果抬眼便瞅见方中正, 贾赦心里一喜, 怨不得忠敬王爷说是熟人呢, 这方中正去了江南几年没想到又回了京, 如今又来了户部,可算是真巧。贾赦拱手与方中正寒暄几句,便将名册递上, 等着方中正给自己拨调银两。
方中正也是认真,捧着名册细看起来,一边看一边查算,贾赦瞧着心里暗想,照这速度今日能看完就是不错了,若是要等着拨银子还不是要三天以后,便忙开了口道:“方大人查验真是细致,只是如今这粮草紧急,昨日我又去求了忠敬王爷,王爷说先给我拨出二十万两来。”
方中正头也不抬回了贾赦一句:“哦,王爷说的,可有王爷批示字据?”这一问贾赦倒是傻了眼,可不是么,昨日说得那么热乎,可毕竟口说无凭啊,贾赦心里暗想怎么就忘记让王爷写个条子来呢?忙又道:“方大人您也知道我贾某人自不会空口白牙来诓骗您,这二十万两也确实是王爷亲口所说,若您不信,不如我们一起去寻王爷问个究竟?”
方中正点点头道:“你恩侯兄说的我自然相信,只是此事县官不如现管啊。王爷也是不知实际情况啊,如今一开口便是二十万两,不瞒恩侯兄,我这里将家底都翻给你,也就能勉强凑个十二万两。”
贾赦一听傻了眼,怎么二十万两一转眼就变成了十二万两了,一下子少了个八万两去。好么,一面不停加,一面不停减,且不说这四百五十万两的军需是否合理,单就是能将这银两凑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时候。贾赦此时心里更是明白,怨不得这差事没人愿领,推了自己这个棒槌出来顶缸呢。若没有王爷承诺,这怕是自己去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呢,更别提能凑齐这钱数了。
方中正见贾赦不言,面有难色便开口劝解道:“我也实话与你说,能给你拨出这么许多来已是不易了。你想如今朝廷户部这个时节税收未到,却又都是用钱如水,各个衙门口都等着钱用呢。”贾赦听了也是点点头,此事其不说,自己也明白。方中正又道:“不过这粮草兵马之事自然是优先。王爷也有过交待,虽二十万一时凑不得,但十二个万我还是今日能给你批的。只是也得容了我慢慢算上一番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