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足事业心不弱,自然把大半的jīng力都投在了这上面。
他和迹部的接触不多也不少。
迹部也不是每天都来探病的,隔几日来一次的光景。不一定都碰上他值班。
很多时候别人越是在意自己才越发别扭。
而放在忍足这儿,仁王没什么表示,他反而有那么一点的失望。
也不知道在失望什么。
这种qíng绪没能堆积很久。
仁王那边出事了。
是九月的一天,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早晨去上班,发现老教授死在研究室里。
老教授也有七十多岁,若是当真过劳死在研究室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现场很gān净,老教授看上去就像是睡了过去。可是第一目击者的研究员却马上报了警。
因为老教授的模样,分明是他最新的论文里用来当做案例的受害者的模样。
看似是安眠药自杀,其实是凶手远程挑唆犯罪。
摆出祈祷的姿势,仿佛希望下辈子安平喜乐。
老教授并不信教,而研究员忙论文忙了几个月,再清楚不过细节了。
仁王收到消息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和老教授不是血缘关系,不用避嫌。
他收到通知就去了现场,微妙的感觉让他全身发凉。
然后是法医的报告和现场的照片,还有老教授已经收尾还没完全定稿的论文成品。
案子就分在重案组,人际关系的调查和细节的排查按部就班地展开。
仁王站在展示板前面对着现场的照片和报告皱着眉。
这种感觉……这种感觉……
“仁王,老教授应该没什么仇家吧?”同事这么问。
仁王心qíng很糟,只淡淡地道:“老师他做了这么久的警局的顾问,寻仇的可能xing不低。”
与其说是证据,不如说是第一感觉。
仁王的直觉向来很准。
但他的专业告诉他不能相信直觉。破案只能靠证据。
没有证据,一切都免谈。
没有明确的线索链和明确的破案方向,靠一点一点排查,工作趋于繁琐。
组长没让他们加班太久。
疲惫会让智商下降,而破案需要清醒的大脑和清晰的条理。
仁王满脑门子官司。他开车回了公寓,看了看时间,忍足还要更迟一些。拿钥匙开门锁时一张卡片掉落在玄关前的垫子上。
仁王弯下腰捡起来,把卡片翻过来。
“意外之喜。漏网之鱼?”
与处在现场相同的凉意从脚底直冲大脑。仁王于是明白他的感觉没有错。
咬着牙关了门,又开了灯去仔细看卡片。
印刷字体,白纸黑字,再没有别的了。还居中的特别漂亮,对qiáng迫症格外友好。
纸的质量还不错,是打印店里最贵的那种纸。
更多的?
更多的就没有了。
仁王呼出一口气。
他把卡片放到玄关的鞋柜上,去书房把已经有的线索列了出来。
最终的目标已经确定……
不,不能这么想。
这么想的话,会不会又中了真正的凶手的下怀?
可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没错。
仁王揉了揉太阳xué,觉得头疼。
他洗了澡出来忍足正好回来,换完鞋拿着那张卡片有些好奇:“这是什么?”
“我收到的。”仁王道,“你这是高档小区,没有登记进不来的吧?”
“啊,通常qíng况下是这样。”忍足道。
等到睡前他去看了社会新闻,发现首页的推送里老教授的死讯时,他才严肃起来。
联想到那张一看就意有所指的卡片……
他下楼去楼下的书房里找仁王。
“你……还好吗?”这种语焉不详的问法。
仁王一开始没听出来忍足问的是什么,回过头去看忍足的表qíng才恍然大悟。
他想他没办法说自己很好,可这种事……
“那张卡片,是从哪里来的?”忍足问道,“你问我小区的进出……不会是门fèng里吧?”
这种推理小说常见的桥段。
仁王不置可否地颔首。
案子是没办法说的,忍足也知道自己不能问。
可其他的呢?
“你是不是……”忍足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换了个问题,“我记得你之前和我说过,你大学的时候,是牵扯到一个案子里,才转修心理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