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不知宝玉去了林府之事,听提到了林黛玉,越加气恨黛玉,走了还不消停,弄得宝玉为她丢了魂一般,一定不能放过她。
“不关林妹妹的事,是我自己不好,我错了。”宝玉也不是那等无知之人,知道此事不能对外人说,不然反会害了黛玉,而且事到如今说了还有什么用。
贾母凝眸一想,也猜了个大概,不再追问,只是疑惑黛玉难道真对宝玉没有qíng意,自己是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外孙女了。既然宝玉不想说,先撩了,日后自有计较。贾母又劝慰了宝玉一番,嘱咐丫头好生伺候着,才带了王夫人凤姐等人回了自己的院子。
贾母斜坐在榻上,鸳鸯跪在脚下拿着美人拳给贾母捶腿,王夫人凤姐二人侍立在地上,不敢吱声。
“凤丫头,你去忙吧,快到年节下了,你的事qíng也多。鸳鸯,你也下去吧。”贾母有点疲惫,摇头命二人下去。
众人一走,王夫人才焦急地望着贾母,犹豫半晌,压着声音问道:“老太太,宝玉是怎么了,与大姑娘什么相关?”
贾母去林家提亲之事并没有透露给王夫人,不然自己这个儿媳妇又得百般阻挠,原想着等到林家答应之后,先说与贾政,贾政孝顺绝不会反对,再由贾政去与他媳妇一说,她哪里敢说话。可惜事qíng没成。
“你是宝玉的亲娘,他的心思你应该最清楚,这孩子心里只有一个黛玉。再说林家家业甚大,黛玉身份尊贵,若是嫁给宝玉咱宝玉就是真正的郡马了。何况咱们还差着林家二十万两银子,一旦黛玉嫁到咱们家那银子自然不用还了。
所以,昨儿我去林家提亲了。”
“什么?老太太去提亲了?”王夫人越听越急,焦虑之下出言打断了贾母,说完才发现自己越礼了,忙讪讪地低头。
“哼,你也别不满意。你看不上林家,林家还瞧不上咱们家呢。林墨涵嫌宝玉没有功名不能继承爵位家业,一口就拒绝了,半点余地都不留。”贾母冷冷的哼着,这个媳妇就是目光短浅,太后都觊觎忌惮的人家她反而看不上眼了,若不是林家来了京城,太后的举动奇怪,自己也没细想林家之事。
自己家便是开国国公又怎样,到这一代身上只有一个三品将军的闲职,没有娘娘在宫里撑着怕是都要没落了。与自己家jiāo好联姻的都是四大家族或是过去的公卿之家,一般都没有实权,这样下去到了宝玉这一代估计就倒了。
可是林家呢,不声不响远居江南,祖上的列侯已经没了,却得先皇器重,无缘无故被封郡王,试问当今有几家有这样的荣耀?太后看不顺眼又怎样,不是不敢明着对林家动手吗,还要时时额外赏赐林家呢。为什么,还不是忌惮着林家在江南的威信,几百年的望族,你以为是一个bào发之家可以比拟的。谁没看出来,江南几大世家都与林家jiāo好,关键时刻人家不是站出来了,连太后皇上的面子都敢驳。
自己家败就败在凭军功起家,那些名门望族看不在眼里,当年不是太后赐婚敏儿也不能嫁到林家。如果能够再度与林家联姻,才能真正打入江南士族中去,而自己家也能渐渐演变成书香世家,才有传之几百年的的希望啊。
哎,子孙不争气,贾家的败落贾母其实是明白的,眼下想尽法子不过是想延续贾家的辉煌,为日后的败落找一个避难之所。
而王夫人,哪里想到这些,听到林家拒婚先松了心神,继而又忿恨起来,这个林家,连我的宝玉都敢小看,必须叫娘娘给他们点厉害看看。王夫人也是奇怪,林家允婚的话怕是她早闹了起来,林家拒绝又不行,是自己看不上林家,怎么能变成林家看不上自己,宝玉可是国舅爷岂能受这样的侮rǔ,难怪宝玉会气成那样。
“老太太,林家拒绝就算了。宝玉自小娇生惯养,当了郡马反得伺候人,怎能行?宝玉是娘娘一手带大的,每次媳妇去宫里娘娘都很是关心宝玉,想来娘娘定能为宝玉指一门好亲事,京城多少豪门望族有多少好姑娘呢。”
“你知道什么?太后娘娘什么人,你以为娘娘在宫里的日子好过啊!豪门望族,那也要人家愿意把女儿许给咱们家。”贾母被气得倒仰,这个儿媳妇,当初真是瞎了眼才替政儿娶了她,小事上还行,目光太短,只计较着自己的一点点得失,浑然不顾整个贾家的将来。
王夫人被贾母一顿斥责,也吓得不敢再多说,只是心里不以为然,凭自己的宝玉,就不信京城没有好人家的女儿愿意嫁给他。